2023年12月20日
第04版:04

张卫军:让盐碱地变成高产田

本报记者 吴艳

张卫军

时值冬日,56岁的张卫军也没闲着,小麦试验苗情调查,浇冻水、测墒、施有机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长年风吹日晒在田间工作,让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所长张卫军看上去和劳作的农民一样,皮肤黝黑。在30多年的育种工作中,旱碱麦是张卫军倾注心血最大的品种。

选育良种

“一批好的品种要进入农户的田地种植,要经过至少5年的选育培育过程。”张卫军说。

在旱碱麦被推广种植之前,位于渤海之滨的沧州黄骅,因为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小麦的产量非常低而且很不稳定。

从小生活在这里,张卫军对这片盐碱地的贫瘠低产印象深刻。那时候,土地产量低,少年张卫军时常被父母打发到大碱洼里采野菜填肚子。他想,这遍地的野菜如果都变成麦子多好。他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学农业,让这片盐碱地上长出更多的粮食。

1988年,张卫军农校毕业,被分配到中捷友谊农场农科所(现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工作。之前,农科所已经从事旱碱麦品种选育多年,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和科研经验,并且有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冀麦32”。“冀麦32”在黄骅农村示范种植,旱碱麦亩均产量从原来的几十公斤一下子提高到150公斤,上了一个大台阶。

张卫军很快融入了旱碱麦育种团队。

这是一件十分繁琐的工作。返青时间、返青率、拔节时间、扬花时间、株高、根系深度、穗粒数、单粒重……一个个科研数据,都要靠试验田里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里的周密分析来取得。

初冬,试验田里的麦苗准备休眠。渤海边的寒风,钻皮钻肉。在室外待上半个钟头,手脚就冻得由疼而麻。

为了获取旱碱麦越冬前的关键数据,张卫军和同事们带着尺子和笔记本,在麦田里从清晨干到擦黑儿。

水滴石穿。张卫军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就一定能够培育出更优良的种子。

张卫军通过观察发现,“冀麦32”耐寒、耐旱、耐盐碱,表现出很好的韧性,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平均株高超过1米,这个“身高”抗倒伏能力太差。而倒伏正是麦子减产的因素之一。

为了选育更适宜的“矮个子”麦种,农科所扩大观察范围搞调查比对,到“冀麦32”大田中进行地毯式寻找,最终获得500个变异株单穗。这让张卫军非常欣喜。

盐碱地上的“芯片”

对农业科研人员来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8年过去,他们终于筛选出20个优良株系出圃。又经过3年品系比较、生产试验,最终在2015年育成“捷麦19”。

这个新品种,株高降低了10厘米—15厘米,秸秆更加粗壮,扎根的本领也更好,根系深度比普通小麦增加了0.3米—0.5米。

“捷麦19”是张卫军和同事们为盐碱地的种植环境量身打造的专属小麦。周围村庄一经示范,第二年就有很多乡亲们主动选择了“捷麦19”。大家都说,这个品种不挑地。

今年,黄骅市旱碱麦播种61万亩,比2013年增加近10万亩。此外,由河北援疆工作者“做媒”,“捷麦19”与新疆若羌、和硕的大片盐碱地“结缘”,喜获丰收。

以“捷麦19”为代表的麦种被专家称为盐碱地上的“芯片”。

2023-12-20 本报记者 吴艳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2581.html 1 张卫军:让盐碱地变成高产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