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杠上晃来晃去,一个引体向上也做不了;5分多钟跑完800米,上楼两腿直哆嗦……记者近日走进高校发现,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很多男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
(据12月15日《沧州晚报》9版)
“20多岁的年纪,60多岁的身体”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反映出现在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一动就累,一碰就伤,对于自己身体素质的脆弱,很多大学生用“脆皮”来自嘲。“脆皮”当然要不得。摘掉“脆皮”这顶帽子,不仅需要大学生自己努力,还需要家长、学校一起参与。
大学生为什么“脆皮”,根源就在于缺乏体育锻炼。“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成了部分大学生的“标配”。对他们来说,早晨上8点钟的课都成了一种煎熬,吃饭都懒得走着去食堂,根本不会主动锻炼。
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其实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一些家庭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些学校害怕体育运动让孩子受到伤害,挤占体育课成了普遍现象。
摘掉“脆皮”帽子,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大学生们要明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一生幸福的保障。大学生千万不要依仗年轻挥霍身体,等年岁稍长就悔之晚矣。
摘掉大学生“脆皮”帽子,还需要家长、学校一起参与。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从小培养孩子体育爱好。带着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还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和谐。让孩子拥有运动的习惯,会让他受益终生。
学校也应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在中小学阶段,学校要保障学生的运动时间,不要挤占体育课。2021年,云南大学出台的“最严体育校规”: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大一新生开始,任何一个学年体质测试不及格的话,将拿不到毕业证。这项规定执行后,云南大学的学生体测合格率大幅提升,从2018年的68.6%提高到2022年的90.3%。
此外,高校可以通过推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举措,帮助学生掌握1项至2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正如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所说,体育锻炼可以转化为优良品质,令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