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7日
第04版:04

出于对商家的信任,有些人很少核对购物小票,甚至有些人没有向商家索要购物小票的习惯——

你吃过购物小票的“哑巴亏”吗?

本报记者 李婉秋 见习记者 刘学超 摄影报道

近日,家住运河区的王先生在超市买了一些葡萄。回到家后,他才发现,货架上明明标注的价格是葡萄15元1公斤,但结账时是按20元1公斤收费。王先生找到超市工作人员后,他们为王先生全额退了款。

15元1公斤的葡萄

按20元1公斤收费

前不久,市民王先生在运河区的一家超市购物时,发现水果区的葡萄挺新鲜。“当时,我看到葡萄的标价是7块多1斤,便挑了一些准备回家给孩子吃。”王先生说,超市的服务员给他称重后贴好了价签,他便又去买其他东西了。

结账时,王先生花了近100元。到家后,王先生越想越不对劲儿。因为他感觉买的东西不多,但花的钱有些多。

王先生看了一下小票,发现小票上葡萄的价格是20元1公斤。他赶紧又看了一下葡萄袋子上贴的价格标签,发现标签上面也是20元1公斤。

王先生到那家超市找到负责人询问,对方称是超市服务员将价格标错了,葡萄原价是15元1公斤。他们向王先生道歉后,并全额退款给他。

“我平时常来这家超市买东西,很信任这家超市的工作人员,经常不要小票。就是收银员给了我小票,我也不会去核对。”王先生说,有了移动支付后,他去超市、餐厅等场所,便不会要小票了。没想到,那天他差点踩“坑”。

收银员操作失误

3.4元变34元

商超、玩具店等场所,由于工作人员失误或系统错误,也可能会出现消费者被多收费的情况。

市民刘女士外出路过一家大型商超时,打算买些东西。“我买了一袋标价3.4元的馒头。价签上没有码,结账时,收银员便手动输入馒头的价格。”刘女士说,她随后又买了不少东西。回家后,她感觉钱花得有些多,便核对了小票(右上图)。

核对的结果把刘女士吓了一跳。看着小票上34元的糕点,她有些蒙。最后,她几经核对,发现34元的糕点就是她买的馒头,收银员将3.4元算成了34元。刘女士返回那家超市后,超市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是收银员操作失误造成的多收费。

一些市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市民刘先生在一家玩具店给侄子挑选了一辆15元的玩具小汽车,但结账时却花了20元。买了标价8元4个的玉米,市民陈女士发现小票的价格是10元4个。

遇到购物纠纷

可拨打12315投诉

对此,记者采访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负责人李大刚。他表示,市民购物时遇到标价与实际消费不符的情况,可拨打电话12315投诉。另外,市民购物时一定要向商家索要小票,并及时核对商品账目,以免出现错误。

2023-12-07 本报记者 李婉秋 见习记者 刘学超 摄影报道 出于对商家的信任,有些人很少核对购物小票,甚至有些人没有向商家索要购物小票的习惯——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1341.html 1 你吃过购物小票的“哑巴亏”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