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曾说:“做人尽量往低处走,让着别人,遇见利益和名声尽可能往下退,给自己留下做大的余地。”
颐指气使的口吻不能换来尊重和认同,坦诚淡泊的姿态才能让人心生好感与敬佩。与人交往,那些懂得置身低处的人,往往能收获长久的关系。
放低音量,以理服人
《说话不要太老实》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女士在瓷器店看了许多套瓷器,也没有中意的款式。店员老王见店里顾客多了起来,便先去招呼其他人了。不一会儿,女士发觉自己被冷落,便把脸一沉,大声指责说:“喂,你这是什么态度,没看见我先来的吗?为什么扔下我不管?”
老王见状,非但没有气急败坏,反而安排好其他顾客,和颜悦色地对她说:“对不起啊,我们店生意忙,让您久等了,我服务态度不好,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老王这几句真诚而谦逊的话一出口,那位女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转而难为情地说:“我说的也不好听,也请你原谅。”
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琐碎,常常让人力不从心、心生疲倦。比起在言语中获胜,消耗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聪明的人往往选择克制自己的反驳欲。
俗话说,“义正需辞婉,理直也语柔”。人与人交往,温言暖语,往往比疾声厉色更抚慰人心,更令人信服。音量小一些,再大的冲突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情绪的节奏放缓,再糟的处境也能遇水搭桥,渡过难关。
一个人的言语里,藏着他的修养和格局。修养越高的人,越能体谅对方的处境,控制音量,妥协退让。凡事留余地,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包容,才能把路越走越宽。
放低姿态,藏锋守拙
生活就像踩高跷,你站得越高,反而越危险;当你站得越低时,能够更加稳定安心。内心富足的人,往往把自己放得很低,用柔软的姿态来成全他人。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蔡元培为了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教,曾三次登门拜访。
第一次见面,陈独秀就找借口拒绝了他。
蔡元培似乎早有预料,便劝道:“你不要急于推辞,事出突然,可和亲友再议。我求贤心切,想一心一意请你,想和你一起为中国教育做点事。”
第二次登门时,陈独秀因前一天和好友饮酒畅谈整夜,宿醉歇息,迟迟没有醒来。
蔡元培见门窗紧闭,便在陈独秀房间外等待,当时天气极寒,还下着大雪,他没有丝毫抱怨。
作为北大校长,蔡元培没有一点架子,他的这份诚心最终打动了陈独秀。等到第三次蔡元培冒雪而来时,远远就看见陈独秀打开门帘,烧好暖炉,正坐在椅子上等他。
两人相视一笑,达成了默契。
作家杏林子曾说:“现代社会,昂首阔步、趾高气扬的人比比皆是,然而有资格骄傲却不骄傲的人才真正高贵。”
年少得意时,浮躁张扬,常常陶醉在自我的优越感之中。当经历生活的磋磨,才逐渐明白,骄傲自负只会让自己处处受挫、人心尽失。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因身居高位而盛气凌人,也不因才华横溢而沾沾自喜。因为他们明白,谦逊的品行才是行走世间的底气。光华内敛,低调谦虚,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处事周全、游刃有余。
放低期待,宠辱不惊
作家三毛说:“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
生活终究是自己的,指望太多,是对他人的束缚,更是对自己的伤害。
现实中,我们总是会为一段关系,赋予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为诚心实意地付出,就会收到同等的回报,却不知人心不是商品,并没有所谓的等价交换。
作家廖一梅在小说《悲观主义的花朵》中说:“人对他人的需求越少,就会活得越自如安详。没有人,哪怕他愿意,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唯一的办法,就是令自己适可而止。”
只有经历了人情冷暖,看清了生活真相,才明白对一个人期待太高,只会被现实击败。与其依赖别人施以援手,不如从自己身上找寻安全感。提升处事能力,修炼从容心境,才能在低谷时获得转机,在绝望中找到出路。
当我们内心平和,宠辱不惊,人生无论是一马平川还是跌宕起伏,所见皆是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