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家大门上陆续挂上了三个牌子:“光荣之家”“共产党员户”“光荣退役军人之家”。荣誉背后,写满了我父亲辛勤付出、言传身教的故事。
我的父亲今年83岁,是退役军人、退休老干部,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家庭。我的爷爷带着5个孩子逃过荒,要过饭,父亲的小名“荒儿”由此而来。晚上,全家七口人挤在一个小炕上,盖一床被子。童年的苦难磨练出父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我家柜子里珍藏着一个旧本子,本子里夹着父亲当兵时获得的荣誉证书和照片。照片发黄了,角也残破了,但在我心里却熠熠生辉。父亲的笔记本里记录着他的青春足迹。他每次拿出来,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
父亲在海军服役年满后,放弃了北京优越的条件,转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起早贪黑。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三个,还要下地干农活,用父亲微薄的工资勉强维持生活。
母亲不堪家庭重负,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家里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父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带着母亲四处求医,留下我和哥哥、妹妹在家无人照料。尽管生活艰难,父亲从未向组织申请过救助。他坚守党员本性,廉洁奉公,不拿公家一分钱。父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爷爷奶奶,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父亲一片赤诚之心,不计得失,甘于奉献,他的言传身教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父亲的言行深深影响着我。我的儿子出生一个月时,我的丈夫突遭车祸离开了我们。突如其来的变故带给我沉重的打击,有人劝我把儿子给公婆抚养,让我再嫁。可是,我不能让孩子没了父亲,再没有母亲,我要尽好母亲的责任。
我的父母放弃安逸的退休生活,帮我分担生活的重担,他们为我和儿子撑起了半边天,使我能够安排好工作和家庭的各种琐事。他们让我坚强地面对人生中的坎坷,鼓励我从痛苦中走出来。他们的爱给了我强大的后盾,从教26年来我没有因个人原因耽误过一节课,三尺讲台就是我的战斗岗位。我常常把孩子甩给父母,放学后还给学生辅导,像妈妈一样去关心每一个学生。
父亲的俭朴品格影响着家中每一个成员。儿子从小品学兼优,从未浪费过一分钱,也不和别人攀比。上高中时,他把学校发给的资助让给更困难的同学。大学四年,他勤工俭学,用自己挣来的钱和奖学金交学费,很少和家里要钱。
过年过节,儿子给姥爷姥姥买回点心,而他自己一块儿也舍不得吃。我的父亲住院,儿子主动日夜守护在床前,悉心照顾。他每次放假回来,姥爷姥姥像过年一样高兴。临走前他必定拉着家人拍照留念,恋恋不舍。现在,儿子的手机里依然保存着和我们在一起的每个幸福瞬间。
家庭是人生最初的学校,感恩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付出、陪伴和支持。我会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工作,让他们为我而骄傲。我也会用心去回报父母的爱,让他们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