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
第19版:19

小学时代

□张丽

七虚岁那年,我蹦蹦哒哒地走进了村子东南角的小学。

所谓学校,只有两间教室和一间极其简陋的老师办公室兼宿舍。半截院墙连着一个简易的大门,院子很小,院子的东面还有两间,是茅厕。

头一天听村里人说,七岁的孩子明天也可以入学。那天晚上,竟然有小小的激动。妈妈提前用碎花布为我拼接了一个小书包,我把小书包又重新整理了一遍,里面两个本子和一个铁皮铅笔盒是我的全部家当。

当我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还是有点懵了,里面坐满了大孩子。因为去得早,找了个空座,坐在自己搬来的板凳儿上。后来陆陆续续进来的孩子已经没有了座位,老师都让找个空地坐下来。过了一阵子,老师说今年一年级来的学生太多了,教室里坐不下。问了问年龄,好像7、8、9岁的都有。老师让7岁的举手,看了看说,你们年龄还小,明年再来吧。好像又觉得7岁的如果都走了学生又有点少,于是,在黑板上写下了从1到9几个数字,问谁认识?“考试”的内容我记得清清楚楚,老师正数倒数中间挑了几个,考试的结果7岁的只留下了我一个。

于是,我正式开启了我的小学生涯。

一所学校,两间教室,五个年级。一三五年级一间教室,二四年级在另一间教室。教室里有根木头柱子支撑着屋顶,坐在柱子里面出入很困难,每次需要提胸收腹才勉强可以过去。桌子是砖和泥垒成的联排,高度和现在的椅子差不多,坐的都是从自己家带来的小板凳。桌子是最容易坏的,甚至调皮的男孩子都能把桌子拆掉。我很爱惜它,在桌子上铺上一块纸夹子,它变得很平整光滑,再放上我的书。

期间,老师更换的最为频繁。起初都是同村的人,好像没有读过初中,竟然教了我的哥哥姐姐们还有我。后来,村里有初中毕业的了,就派两个初中毕业生又教了我们一两年。再后来,不知为什么学校突然没有了老师,那段时间,全村孩子都被迫辍学了,我惶恐不安了好长时间。几个月后得到消息,说我们可以去邻村的小学借读。于是,我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新学校好大,教室也好大,里面坐满了学生,只在最后一排空出来一个座位。我低头进教室,坐到了指定的那个位置上。借读了多久已不再记得,因为从进入教室除了老师讲课几乎没有抬过头,因为他们都说我们村来的学生读书像唱歌。那段时间,很怯弱,没有出过声音,也没有回答过问题。唯一的记忆是距离老姨家很近,曾在老姨家吃过几次午饭。

后来,村里终于有了新老师,我又回到自己的“母校”。

新老师一共两人,一高一矮,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据说高个子老师还读过高中,这让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高大起来。很庆幸,高大帅气的老师教了我,也就是送我小学毕业的孙老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同年级里只有我一个女生,而我所在的年级一共才四个人。一些零散的却是记忆颇深。比如晚上上夜课,路上举着自己用蓖麻籽串起来点燃的火把,晚上用墨水瓶加绒绳做的煤油灯,夏天喝水瓶子里加几粒糖精,甜滋滋的好喝极了。假期的时候,在大树上采树籽做药材,开学后交到学校里。每天放学后和村里的孩子去田野里砍猪草扔刀子,撒欢儿在夕阳美丽的晚霞河堤……那是一段最最快乐的童年时光。

还有一个现在想想都很幸福的回忆,就是哥哥姐姐辍学后所有的学习用具都成了我的,课本,书包,没有用完的本子,铅笔盒和里面的各种笔。我如获至宝,在替哥哥姐姐惋惜的同时,好似获得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最奢侈的一件事还是,在那样的穷困环境里,我竟然自费订阅了两份画报。彩色艳丽的画面打开了我梦想的大门,未来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么?小小的童年勾画出未来无尽的梦想……

小升初考试那天,老师带我们骑自行车在镇中街饭店吃了最好吃的焖饼。最终,五年级一共四人,三人考上了初中。孙老师笑呵呵地说“咱们真棒,升学率达到了75%!”

我小学毕业了,结束了我的小学时代。

2023-10-10 □张丽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5816.html 1 小学时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