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一时爽,一直掏……内耳结构不翼而飞!52岁的王先生掏耳朵掏了十几年后,近日,出现了左耳流脓、舌头麻木、面部抽动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内耳结构如耳蜗、前庭、半规管居然完全消失了。
1 掏耳朵上瘾,掏出大事
近日,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来了一位特殊病人。
原来,王先生对掏耳朵这件事很上瘾,且有自己的苦衷——十几年前,他出现左耳间歇性流脓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中耳炎,服用过抗生素,也用过滴耳液,但效果欠佳。
医生建议手术,王先生因害怕手术,决定自行清理耳朵。他购买了专用的掏耳工具,隔三差五地给耳朵“搞卫生”,经常清理出很多黄色、白色的东西,味道怪怪的。清理后,耳朵流脓的症状能自行改善,因此他还挺有成就感。久而久之,掏耳朵便成为王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虽然这期间王先生出现过左耳听力逐渐下降及间歇性头晕的问题,但是他也没当回事,就这样掏了十几年。
三个月前,王先生的左耳再次出现流脓等症状,且伴有舌头麻木、面部抽动、歪嘴、流泪等。他随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告知他,他可能得了中耳胆脂瘤。一听“长瘤”,王先生就有些慌了,赶紧挂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号。
接诊的医师吴旋详细询问了王先生的病史,觉得情况复杂,随即为王先生安排了耳内镜、听力、面神经肌电图等专科检查,结果发现问题真不少。王先生的听小骨及内耳结构如耳蜗、前庭、半规管居然完全消失了,他的面神经竟悬空于耳道深处。
2 这种病会“吃”掉内耳结构
吴旋介绍,中耳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良性病变,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外耳道皮肤及鼓膜上皮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胆脂瘤可破坏中耳、内耳相应结构及周围骨质,并向四周不断膨胀、扩大,具有肿瘤的一些破坏性特性。
胆脂瘤和耵聍(俗称耳屎)有些像,其实不一样。耵聍大多呈黄褐色,内外颜色一致;胆脂瘤的上皮则呈白色豆渣样,有特殊臭味。王先生经常掏出白色上皮,却误为是耵聍,没有及时就医,因而延误了治疗。
中耳胆脂瘤会引起间歇性耳流脓及听力下降,但因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如不及时处理,中耳胆脂瘤可能破坏内耳结构,引起眩晕;累及面神经,可导致面瘫;严重的还可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长期延误治疗,王先生的胆脂瘤侵犯范围广,整个内耳结构均已被破坏并消失,这种情况,临床上很少见。
3 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
如果不及时手术切除胆脂瘤,王先生就很可能会出现颅内并发症及脑脊液耳漏等严重并发症。经充分沟通,王先生选择了手术。吴旋、陈垲钿团队为王先生进行了显微镜联合耳内镜下胆脂瘤切除+面神经松解减压手术,历时三小时,手术顺利。术后三个月后复查,王先生的面瘫症状消失,胆脂瘤未见复发,耳道干净,他也无须继续掏耳清洁耳道了。遗憾的是,他的左耳听力无法恢复了。
吴旋介绍,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总体效果较好,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近年来,随着耳内镜微创技术进步及推广,部分中耳胆脂瘤可以选择耳内镜微创手术,如胆脂瘤范围广,也可以进行显微镜联合耳内镜手术,有助于彻底清除病灶。
4 耳朵痒痒怎么办
医生建议,平时就应注意耳部卫生,并戒除掏耳等不良习惯。日常生活中,耳朵里面痒痒怎么办?可以尝试用3%的硼酸酒精滴耳液或75%的医用酒精涂擦耳道,如效果不佳,就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若耳道有耵聍或污物、痂皮等堆积堵塞,应避免自行灌水清洁,而应该及时就医取出。
另外,如果既往出现过耳流脓、听力下降或耳痒、耳闷堵等情况,游泳前就应到医院检查耳朵并了解鼓膜情况,如果存在耳道炎症或鼓膜穿孔,就不适宜游泳了。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