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是我的远房侄女。她头圆身圆眼睛圆,长得很喜庆,可惜不爱说话,像静默的昙花。
圆圆自小随母亲和祖父母生活在乡下,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和同龄人一样,她爱一切新奇的玩意。圆圆养过一只小鸡,鸡不挑食,给啥吃啥。圆圆拿细竹枝拨它的尖嘴,鸡歪头伸脖子去啄。有时,圆圆用嫩草编圈,套在鸡身上。那鸡左摇右摆,抖动鸡冠,像跳桑巴舞一样。鸡在前面跳,圆圆在后面笑。一次意外,圆圆失去了心爱的小鸡,从此变得沉默了。
圆圆仍然爱笑,只是不喜言语。她看白云飞鸟,看花草水流,与玩具、书本做无声交流。“小鸡——小鸡——”也许是小鸡的影子烙得太深,圆圆常在梦中呓语。她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在舞台上表演节目。为此,她暗暗准备着。
首先是时机,选在家人团聚、日子清闲时。因为工作,父亲好久没有回来了。端午节前,祖母包了儿子爱吃的粽子,祖父起早贪黑地打菜籽。农事忙碌,尘烟滚滚,热浪铺天。母亲边上班,边辅导女儿功课。每个大人都在为幸福生活奋斗。圆圆不需要干活,像装在蜜罐中的糖果,只需保留甜甜的味道。
其次,要练一支拿手舞。她刚开始学跳舞时,总坐不住,呆在窗口东张西望,胳膊、腿与眼耳的节奏不在一个频率上。当她适应下来认真跳时,像骄傲的天鹅。圆圆腆着小肚子,抬腿、下腰、转身,一板一眼。祖母见了,眼睛眯成一条缝,逢人便夸,“我们家的圆圆将来能成舞蹈家”!
最后,还要有段清晰响亮的发言。舞蹈是肢体艺术,语言能锦上添花。圆圆不想被人说是“小哑巴”,她要证明自己可以做到落落大方。“大家好!我是圆圆……”圆圆把晨读和晚读的时间用来练习说话。她张大嘴巴,配合表情和手势,对着穿衣镜一遍一遍地练习。
如同花朵默默绽放,不爱说话的圆圆渐渐变了,她发言流畅,声音悦耳。祖父给她录音,把声音开到最大,反复给全家“洗耳朵”。
暑假到了,圆圆期盼的日子也快到了,父亲答应在她生日前回来。啊,爸爸,总是在微信视频里出现的人,现在终于要回来啦!圆圆加快准备,以庭院为舞台中心,凤仙、胭脂、大丽花做背景,缠着银杏树的葡萄藤是探灯,屋檐下的缸坛作伴奏,四野的风和蝉鸣蛙响是和声。
灯火通明,亲朋欢聚,西瓜切开,酒水满上。音乐声里,圆圆身着粉色纱裙,走到舞台中央翩翩起舞。节拍精准,眉眼温和,宛如水中清荷。一舞罢,圆圆双手拎裙摆,低头答谢致辞,声音比以往都响亮。远处,或许有更绚烂的霓虹和华美的舞台,但没有这里温馨。
一朝得偿所愿,改变的何止是那月那日那一刻,就像为此所做的努力,每一步都用心,才终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