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沓,沧州话里也读作“疲哒”或“疲条”,指对某种事物或训诫,因为反复被动接受,而失去了新鲜感。也指瓜果、蔬菜、草木等失去了一定水分,变得不那么鲜脆。比如, “家长、老师天天念叨少看手机,少看手机,这孩子都听疲条了,嘛用不管了”。
(知微庐主)
你说我说
孙克升:疲条,指瓜果等不水灵了,或对待事情不认真,说多了说长了,最后不管用了。
知微庐主:有时也叫疲哒。听多了,听累了,听烦了,没意思了,不管用了。
沧海粟:也说疲混,“你翻来覆去地说,孩子都听疲混了”。疲倦了,麻木了。你这老生常谈,都听落套了,疲混不灵了。
王吉仓:疲沓,也作“疲塌”,松懈拖拉,工作疲沓。《现代汉语字典》:“〔疲塌〕松懈拖沓:工作疲塌。作风疲疲塌塌,也作疲沓。”
曲炳国:疲沓,反复做,以至于不讲求实效,或者松懈了,不再有具体行动。说了白说,讲了白讲。
秦云峰:疲沓,松懈,没有紧张劲,拖拖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