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庞维双 通讯员 左玉)日前,沧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三个子项目全部进场施工,包括黄骅岸线岸滩综合整治、漳卫新河口海堤生态化修复、南大港湿地生态修复。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海洋和渔业局获悉的。
2022年底,我市申报的沧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顺利通过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的竞争性评审,获得3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成为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16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之一。
沧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4.7385亿元。其中,黄骅岸线岸滩综合整治修复项目位于徐家堡至冯家堡海岸带区域,岸滩整治面积460公顷,岸线整治长度2.8公里,互花米草治理面积352公顷。项目将恢复自然岸线及滩涂自然面貌,复植盐沼植被,提升海域岸线岸滩生态功能,同时清除外来入侵物种,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漳卫新河口海堤生态化修复项目,针对漳卫新河口原有岸线损坏严重、安全隐患较高且生态功能较低的问题,开展海堤生态化改造,改造长度为9.3公里。
南大港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主要针对南大港自然湿地面积减少、水文连通不畅、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采取退养还湿、湿地生境改善、入海河道疏通等生态修复措施,全面加强湿地水文连通性。按照要求,湿地生境改善面积3200公顷,养殖设施拆除改造面积140公顷,入海河道疏通15.5公里,水系连通长度28千米,鸟类栖息地改造面积158公顷。
目前,三个子项目已全部进场施工。黄骅岸线岸滩综合整治修复项目已治理互花米草332.4公顷。漳卫新河口海堤生态化修复项目已完成岸线清理6公里。南大港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湿地生态修复1025.3公顷,养殖设施拆除改造85公顷,入海河道疏通4.5千米,水系连通完成8.7千米,鸟类栖息地改造8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