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女儿接我到她新租的房子里,推门进去,一间大客厅映入眼帘。阳光从落地窗外暖暖地洒进来,临窗的地面倒映着楼前的小风景。高楼林立、绿树掩映,好一幅城市居住图。瞬间,我对新租的房子产生了别样的好感。
“妈妈,来看这里!”女儿把我引进朝南的卧室,只见里面除了床、衣柜,还有一张书桌、一个打印机和一整排靠墙的大书架。奶白色长方形书桌上,一台银色笔记本电脑惬意地斜躺在那里;一盏天鹅形状的台灯展开曼妙的身姿,动感十足;一个圆柱形镂空笔筒里,一支支笔探出头来,好像在讨论着什么;一张全家福照片依偎着笔筒,家人们都笑着看我;书架上,萧红的《萧红文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等书,整齐地排列着,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战士,等待着我们的检阅;窗前两棵树随风摇曳,一个劲儿地点头,仿佛有说不尽的悄悄话……
“小鱼儿,你这屋子真不错,比起你之前租的那一间大多了,而且书香氛围浓厚!”
“妈妈,这是你的房间哟!”
“什么?我的房间?”我吃惊地张开嘴巴,半天也没合上。
“以前住在小出租房,你买回的一摞摞书都没有一个书柜可以摆放。每次你写作,都会将那张可移动书桌挪到有光的地方。你回老家的这两个月,我到处寻找合适的房子,布置一个漂亮的书房,好让你安心写作。”
我的目光掠过书桌,每一样东西都是女儿精心购置的,一股暖流涌过全身。过去,能在小出租屋里辟一点地方,容我读书、写作,已经感觉很幸福了,哪敢奢望有半间书房?这下可好,鸟枪换炮,我满心欢喜。但我住朝南的房间,女儿住哪儿?我刚要开口说话,女儿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她带我来到北边的房间:“我睡在这里也是不错的。你看,这里还有个套间呢,也有看书学习的地方。”穿过女儿的卧室,里面果然还有一个小隔间,女儿把这间布置成了她的小书房。
“可是,朝北的房间光照太少,对你的身体不好啊。不行,你还是睡在我那间。”
“妈妈,你就听话吧,我白天上班,在家的时间少。你就安心在你的书房写作,晚上我高兴时就钻到你的被窝里。别争啦。”这个固执的女儿,又一次展现出了她的粘附力。
从此,我白天坐在书桌前,“噼里啪啦”地敲着电脑,一次次构思,一遍遍打磨,文字在电脑上开花。间隔,拨弄一下音乐盒,播放一段音乐,欣赏书桌上全家的合影,记忆的闸门随着音乐层层打开,不经意间,一篇新的文章呼之欲出。
夜幕笼罩,明月高悬,我喜欢靠窗而坐。银色的月光倾泻到书页上,握起笔,蘸一抹月光,书上便洇下深深浅浅的心思。红绿交错的标注,仿佛是我无法掩盖的情感。我正陶醉于其中时,女儿突然来到窗前,我让出一角,一起泛舟月光之上,低声细语,只怕惊扰了一窗月光。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宋人刘子翚的这两句诗,让人心觉安然。读书使人感受春花秋叶、生命轮回,一种苍茫的意象便浮现在脑海中,促使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慨和体悟。女儿“投喂”的精神食粮,是多么契合我心意的礼物啊,也让我能更自由地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