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吴先生患上糖尿病已多年,一直在按时服药,并用家用血糖仪监测血糖。
夏天,很多新鲜蔬果上市,吴先生忍不住多吃了一些,可自测血糖,发现情况还好。近日,他突然头晕,想到最近血糖值都相对正常,便没有就医。谁知,上周,他突然头晕、全身乏力,站都站不起来。家人觉得不对劲,赶紧将他送往武汉市第一医院就医。这家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明松检查后发现,吴先生的餐前血糖值远超过正常值。住院一段时间,调了血糖后,吴先生的血糖值终于恢复正常,头晕、全身乏力等症状也好转了。
“在家自测血糖,结果是正常的,怎么到医院一测,却超标这么多?”吴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家人将家里的血糖仪拿来,医生经详细检查和询问,发现原来血糖仪的试纸过期了,而吴先生没在意,而是继续使用,这才导致了血糖值的失真。
记者获悉,临床医生经常碰到在家测不准血糖的患者。除了血糖仪本身的误差,还有很多是因血糖测量方法和血糖试纸保管方法不对。
那么,患者在使用家用血糖仪时,需要注意什么?湖北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扬表示,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非同一时间测的血糖值不具备可比性,建议大家在家里检测血糖或者对比数据时,尽量固定在每天同一时间。采血时,应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且要等酒精干透后再测试,还要注意不要用碘伏消毒,以免因碘伏与试纸起反应而导致测试结果偏高。
患者测试前,应核对、调整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使之与试纸条包装盒上的代码相一致。在试纸的选择、使用、保存上,应尽可能选择免调码的试纸。此外,患者不可以根据家用血糖仪的数值,擅自进行药物调整和胰岛素调整,应该到医院检查后,按照医嘱调整药物。
对此,高明松补充提醒说,患者测血糖时,要使用与自己的血糖仪相匹配的血糖试纸,还要使用原厂家配套生产的试纸条;未开封的试纸保质期一般是两年,开封以后,即使封盖保存,也只能保存三个月;试纸需用干净的手拿出,保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拿出后,要尽快封闭盒盖。
此外,他还强调,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不作为临床确诊依据,只是在医院、家庭中用于糖尿病确诊后的日常血糖监测。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稍不注意,很容易超出血糖试纸的保存适宜温度,造成血糖仪“中暑”失灵。
据“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