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我回老家陪父母过节,刚走进院子,就看见院里那片长得异常繁茂的艾草。株高大约一米,叶子有些细碎,叶子正面绿油油的,反面却有些泛白。清风吹送,远远地传来一阵阵清香。
多年来,我一直住在县城,虽然每年都能回几趟老家,但对那里的人和物都有些陌生了。没想到今年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艾草情结的温馨。
端午节当天清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了床。母亲有用温水洗脸的习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温一锅洗脸水。
今天,母亲依旧雷打不动地预备了温水,但却多了一道程序。母亲用脸盆盛了温水,又到园里采了一把青青的艾草,放入脸盆中,便招呼我起床洗脸。
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如今母亲已年过古稀,但她还是不听儿女的劝阻,每天老早就爬起来,在灶前忙碌。
小时候,母亲做了饭,就招呼我们起床吃饭,然后目送我们去上学。如今,父母年纪大了,本应该好好休息,可母亲却像一个被定了点的闹钟,一旦到了那个预订的时间,咋劝她也躺不住了。
不但她躺不住,她还要一声声地呼唤我起床,催我洗脸、吃饭。本来,我想趁着假期好好补补觉,可看着母亲忙碌的背影,我也躺不住了。
我起了床,接过母亲递过的脸盆,那一把青青艾草浮在水面上,飘来荡去,清香四溢。望着手里的脸盆,许多童年往事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小时候,艾草长于园中一角,葳蕤整个春夏。它们在不经意的碰触下会发出馥郁的清香,在鼻翼间漫开,引得我轻轻闭了眼,于是整个世界都一片清香。
在我年幼的记忆里,年迈的太爷身旁就放了一条用艾草编织的长绳。绳子被盘成一个大圆盘,其中一端垂到炕沿下,一天到晚始终点燃着。
太爷嗜烟如命。他总是叼着烟袋锅,动不动就续上一袋烟,再扯过燃烧着的艾草绳,用嘴吹一吹,待火力转旺,就湊近烟袋锅里的烟叶,吧嗒吧嗒猛吸两口,烟袋锅里的烟叶便随着一吸一吐明灭可见了。就这样,太爷放下艾草绳,叼着大烟袋,神仙似的喷云吐雾了。
太爷点燃的艾草绳不只是用来方便吸烟那么简单,艾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待在太爷的屋内,清香四溢,夏天无蚊虫叮咬,深觉惬意。
母亲本来就爱惜花草,她亲手在园子一角种下一簇簇艾草,为它们除草、浇水。天道酬勤,艾草在母亲的关照下,茁壮地长起来,清香扑鼻,引人驻足。
一到了端午节,母亲更是将艾草奉若至宝了。为了生活奔忙,我不知有多少个回不去的端午,母亲都要托人捎来一把青青的艾草,再三嘱托我用艾草泡水洗脸,以此来祈福。风风雨雨这些年,我深深感激青青艾草,是它一直守护着我们涓涓不绝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