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啊。”“来了。”
一连一个多月,一个小伙子天天来徐永丽的店里吃馄饨,上面的对话也几乎重复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工作安排,小伙离开了沧州。临走前,他来店里吃了碗馄饨,当做告别。“以后可吃不到喽!”小伙子对馄饨依依不舍。
有一个年轻姑娘,吃了一周的馄饨,望着徐永丽:“大姨,你家的馄饨怎么这么香?”
还有一个老太太,几乎每星期都来店里,一次买上3盒包好的生馄饨,自己回家煮来当早饭。
徐永丽吃惯了自家的馄饨,自己也有点纳闷,这馄饨当真这么好吃?
有一群食客排队给她信心:当真这么好吃!
干拌馄饨
双重香甜
年轻人更爱干拌馄饨。
徐永丽将韭菜肉馅的馄饨煮好捞出,淋上一大勺麻酱,两小勺红油,撒上一把葱花,端上桌来。
碗还没放稳,麻酱的浓郁香味就钻进了鼻孔,顿时让人大吞口水。用筷子轻轻搅拌均匀,让馄饨穿上一层红黄相间的衣裳,再去品尝。
干拌馄饨,有着麻酱与肉馅的双重香味。麻酱口感醇厚,红油热辣,一时间掩盖住了韭菜的辛香。肉馅被浓稠的酱料包裹住,仍然弹牙。因为有了麻酱,馄饨回味悠长。
仔细品尝,胖墩儿馄饨的肉馅更加细腻,更加紧实,正如徐永丽所说:“这馅有劲儿!”徐永丽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会仔细剔除猪后腿肉的筋膜,大概要处理一上午。店中用的绞肉机刀片也更加细小,肉馅因而有了这样的口感。
高汤馄饨
皮薄馅大
“蟹籽馄饨煮出来白里透着粉,可漂亮了!”徐永丽煮着一碗高汤馄饨,像是在展示一件让主人颇为得意的艺术品。
一勺骨头汤浇入碗中,馄饨如小鱼在汤中沉浮,尾巴是透明的。
馄饨皮薄如蝉翼,能清晰地看到肉馅的颜色与纹理,确实漂亮。面皮细滑柔软,直接滑入口腔,肉馅是浅浅的粉,橙红的蟹籽镶嵌其中,一咬开,鲜甜爆出。用汤勺将馄饨浸入骨头汤中,捞出就是鲜香的滋味。
徐永丽包的馄饨个头很大,肉馅大约有一个蛋黄那么大,几个馄饨吃下去,胃几乎被填满。填满仍然不想放下筷子,便是食客对这碗馄饨最大的尊重。
填饱肚子是食物的一种功德,让身心得到满足又是食物的另一重境界。
5张桌子,20把座椅,一个小小的店面,开店1年多,每天大约卖出几十碗馄饨,徐永丽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