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7日
第10版:10

星星点灯

难忘的参观

到达目的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田。我们置身于麦田间,金黄的小麦没过了腰。

在讲解员老师的讲解中,我们明白这里的小麦不能经常浇水,因为这片土地是旱碱地,盐分高,浇过水后土地会在阳光的照射下盐碱化。这里的麦子是专门为适合旱碱地生长而研发的,它们不需要经常浇水也能生命旺盛地存活。而且,这里的小麦更具有营养价值。我们每人还得到一个散发着麦香的面花,吃到嘴里甜甜的。

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我回望着麦浪滚滚的麦田,发现阳光下那金黄的颜色是那么让人喜悦。

本报小记者(光明小学5年级1班) 刘德睿

盐碱麦田之旅

6月4日,我们来到位于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田。

一下车,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吹过,金黄色的麦穗低头摇曳,坚硬的麦芒相互碰撞,空气中弥漫着沙沙的声响和清新的麦香。蓝天、白云、麦浪和周围的小树,宛如一幅初夏的水彩画镶嵌上绿色的画框。

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旱碱麦有2600年的历史,现在的小麦不用浇灌就能存活,由最初的“盐碱地上难种粮”,到“变身”大粮仓,都是科研人员和农民伯伯不断努力的成果。

我第一次品尝了新鲜的麦子,未成熟的小麦软糯香甜。在回程的大巴上,我们还品尝了旱碱麦面粉做成的面花。它特别的甘甜清香,我吃得津津有味。

本报小记者(光明小学3年级2班) 刘希羽

2023-06-07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3387.html 1 星星点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