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血管里的斑块。假如没有斑块,心梗、脑梗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好消息是:斑块可以缩小,甚至能完全消失。
临床案例:多数斑块是可逆的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郭艺芳介绍,一位50多岁的女士曾在春季体检时发现左侧颈动脉有一个粥样斑块;今年,她的斑块竟然消失了。给她做检查的是同一位专家,且使用了同一台设备。
颈动脉位置浅显,检查方便,是反映全身动脉状况的一个窗口。颈动脉出现粥样斑块,往往提示全身的动脉也可能存在狭窄。
这名女性被检出颈动脉斑块时,血压、血糖、体重都正常,但“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高。为防止斑块进一步长大,郭艺芳为其开了降胆固醇的药物,同时要求她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她的斑块会消失?郭艺芳认为,其中的关键是她成功控制了“坏胆固醇”。她的“坏胆固醇”水平降到了2.01毫摩尔/升,降幅达到5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丁荣晶说,她曾治疗过多位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一般建议放支架)的患者,因病人十分害怕装支架,便接受了一套综合方案。患者按要求严格控制了“坏胆固醇”、血糖和血压,坚持每天一小时有氧运动,均衡膳食,戒烟。
一年后,患者复查冠脉CT后发现,血管狭窄程度已降低到60%以下,斑块已发生明显逆转,无需再放支架。
逆转斑块的关键是胆固醇
生活中,不少人分不清斑块、血栓、胆固醇和血脂的关系。其实,简单来说,血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油的学名),其中,胆固醇是形成斑块的主要“原料”。
斑块在血管壁上慢慢长大,一旦厚度超过管腔的50%,血流就会明显受阻,斑块脱落的概率则大大增加。斑块破裂会引发凝血机制,形成血栓。
血栓随着血液漂流,如果在某一处将血管堵死,就会出现心梗、脑梗等事件。也就是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斑块,就难以出现动脉血栓,自然就难以发生心梗和脑梗了。
缩小斑块,到底该怎么做
逆转斑块的策略,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
1.减少过多热量摄入 首先,要主动调整饮食,坚持低油、低盐、低糖。多吃蔬菜、深海鱼,用菜籽油替代动物油,少吃红肉及其制品,限制精制碳水。
其次,要每天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最后,全谷物、燕麦、豆类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减少血液所吸收的胆固醇数量。
2.运动不可少 运动要求为“主动运动”,上下班走路不算,最好是每周能达到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
研究发现,每天快走7000步以上者,与每天步行不到7000步者相比,斑块逆转更明显。
3.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应控制在24以下,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控制在26以下。
4.戒烟戒酒 吸烟是缺血事件、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会随戒烟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降低脂蛋白(a)和甘油三酯的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用药方案需结合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有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坏胆固醇”水平等来考虑。一般来说,将“坏胆固醇”严格控制在1.8毫摩尔/升甚至1.4毫摩尔/升以下,斑块就可能逆转。
斑块逆转是一个动态过程,长期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以免病情反弹。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