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1日
第12版:12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水明楼

水明楼位于沧州城南运河西岸之上河涯村。明永乐二年,从河南开封迁来刘姓在此立村,因村建在南运河堤岸上,故村名为上河涯。

清代著名学者、协办大学士纪晓岚的外祖父家就在这个村,《阅微草堂笔记》中屡屡提及。这里树木苍郁,田禾丰茂,风光旖旎。特别是夏季,河风吹拂,格外清凉。纪家在此购买田地,建起五楹的水明楼。

纪晓岚少年时,随家人自崔尔庄来此消夏,在上河涯村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纪晓岚站在楼上,打开北窗能看到运河里的风帆在楼下穿梭,打开另一边的窗户,能看到外祖父家,亲切感油然而生。

纪晓岚在《槐西杂志》卷一中写道:“余有庄在沧州南,曰上河涯,今鬻之矣。旧有水明楼五楹,下瞰卫河。帆樯来往栏楯下,与外祖雪峰张公家度帆楼,皆游眺佳处。”在《滦阳续录》卷三中又写道:“余家水明楼与外祖张氏家度帆楼,皆俯临卫河。”

水明楼是纪氏族人避暑的“胜地”,《槐西杂志》卷一记载:“先祖母太夫人夏月每居是纳凉,诸孙更番随侍焉。”在《滦阳续录》卷二又提到:“先祖母张太夫人避暑水明楼,知之最悉。”

《槐西杂志》卷一讲述了纪晓岚幼时在水明楼的一段奇遇。“一日,余推窗南望。见男妇数十人,登一渡船。缆已解,一人忽奋拳击一叟落近岸浅水中,衣履皆濡。方坐起愤詈,船已鼓棹去。时卫河暴涨,洪波直泻,汹涌有声。一粮艘张双帆顺流来,急如激箭,触渡船,碎如柿。数十人并没,惟此叟存,乃转怒为喜,合掌诵佛号。问其所适,曰:‘昨闻有族弟得二十金,鬻童养媳为人妾,以今日成券,急质田得金如其数,赍之往赎耳。’众同声曰:‘此一击神所使也。’促换渡船送之过……”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水明楼的青砖地基尚可辨识。随着水运的衰落,运河里的船越来越少。1958年前后,疏浚河道,彻底掩盖了水明楼的遗迹。

尘世沧桑,风云变幻,水明楼已随风帆如云的繁盛景象远去。感今怀古,时光倒流几百年,运河水流汤汤,樯帆往来,两岸杨柳依依,水明楼上传来少年纪晓岚琅琅的读书声……

佚名

2023-05-11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0470.html 1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水明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