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5日
第07版:07

婴幼儿如何 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及以下婴幼儿多发,1岁—2岁发病率最高。4月—6月份为高发季。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天—10天,发病7天—10天可完全康复,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还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体温38.5摄氏度以上,超过3天)、精神系统异常(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易惊、烦躁或肢体颤抖抽搐等),可能短期内发展成重症,就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感染。

日常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1.做好手部卫生。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以及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另外,家长和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也应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

2.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患儿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3.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4.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5.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也可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满6个月的婴儿,在12个月前完成全程接种。

2023-04-15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88093.html 1 婴幼儿如何 预防手足口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