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打开短视频平台,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探店视频。作为第三方测评,探店如果能够做到客观真实,就可以帮助消费者作出正确选择。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随着探店博主越来越多,也出现了诸如“虚假种草”“变相打广告”等问题。
有偿探店行为,归根结底属于广告,应纳入广告法管理范畴。这也意味着,虚假探店不再是一般的虚假信息,不再止于平台内部处罚,而要按照广告违法行为追责探店达人的法律责任,可以切实提高虚假探店等探店行为的违法成本。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