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吃一碗地道的刀削面,未必要到山西去。在运河区万润悦港城东北侧,就有一家名叫“张记手工刀削面”的店,店里的刀削面筋道爽滑,口味正宗,赢得不少食客的好评。
起初,张记手工刀削面开在行署西街上,一个绿色的大门,上面写着“刀削面”三个字。一年多前,这家店搬到了现在的位置,距离原来的位置大约200米。门头看起来比之前高级不少,但店面依旧不大,摆了几张桌子。就是这样一间40平方米的小店,一开就是10多年,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回头客。
手工削面
筋道爽滑
中午时分,顾客逐渐增多,此时的面馆里,食客埋头大吃,吸溜面条的声音此起彼伏。
后厨,锅里呼呼冒着热气,水花翻起。老板张召华站在锅前,双腿微微张开,左肩上扛着一板厚实的面团,右手拿着瓦形削面刀快速削面,手法娴熟。“咻咻咻……”一片片形如柳叶的面条落入沸水中,眨眼的工夫,一碗面便削好了。
削面是门技术活,奥妙在刀上。张召华说,削面刀是他自己做的,瓦形的削面刀才能削出中间厚、边缘薄,状似柳叶,均匀有型的面片。削面时,手腕要灵敏,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曾经为了省劲,张召华尝试过用机器削面,可用了没几天,就有顾客反应面的口感变了,不如之前筋道。于是,他又换回了手工削面。“自己累点没关系,只要顾客吃得好就行了,机器削面的口感还是差了点意思。”张召华笑着说。
用心经营
以味服人
刀削面要想足够筋道有韧性,揉面是关键,不能怕费力气。和好面后,醒一个小时,然后反复揉搓,直到面团表面光滑为止。除此之外,卤子是刀削面的灵魂,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
厨房的保温桶里盛满了卤子,有肉卤也有素卤。长长的肉丝精选自猪后腿,肉丁则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香而不腻,配上白花花的刀削面,味道刚刚好。素卤子是用豆腐丁和木耳熬制的,黏糊糊的汤汁浇到面上,味道浓郁,搅拌均匀,挑一筷子入口,面条筋道爽滑,咸度适中。
店里还配有各种各样的卤食,火腿、香肠、豆皮、鸡蛋,每一样都是当天现做的,保证新鲜。
张召华是地道的沧州人,他做刀削面的手艺是和一位山西的老师傅学的,学成后便在行署西街租了一间房单干。他负责打卤、削面,妻子宋金玲负责招呼客人、端饭、切菜,夫妻俩配合默契。
开业10多年,张召华根据客人的喜好,不断调整卤子的口味,慢慢地研制出了符合大众口味的卤子。正是这份坚持和用心,才有了10年如一日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