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3日
第14版:14

养老机构人员

每周两次检测核酸、抗原

资料片

1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1.养老机构怎样防疫?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在“乙类乙管”阶段,民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养老机构“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

对此,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保健康、防重症”是“乙类乙管”阶段整个疫情防控的重心,养老机构也是这样的。

“现在全国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养老人数220万,多数是高龄失能和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容易形成聚集性感染。另外,老年人得重症的风险比较高。”李邦华表示,为此,民政部按照“乙类乙管”阶段“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部署,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坚持关口前移,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着力预防和减少老年人重症的发生。

李邦华还说,一是指导养老机构每天做好至少两次的健康监测和每周两次的核酸、抗原的检测。如果养老机构自行联系核酸检测机构比较困难,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就要积极协调。他说,他们知道现在有的地方核酸点在减少,但这些医护人员主要是转移到老年人的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早发现工作,包括养老机构阳性人员的早发现工作上去了。

二是落实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类分级的健康服务,为老年人配备必要的血氧仪和吸氧设备,做到对养老机构红色、黄色标识的人群给予重点关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识别。

三是发挥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和定点协议医疗机构的作用,储备相应的药物,通过远程或者上门巡诊服务,做到老年人感染的早干预。

四是健全老年感染者的转运机制和就医的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效率。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时候,养老机构提前预订的床位如果比较紧张,我们就会要求民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协作,统筹辖区内其他资源,优先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安排病床,做到早转诊。

2.如何进一步做好重点人群服务保障?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健表示,协助做好“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服务保障工作是城乡社区落实“保健康、防重症”目标的重点任务。城乡社区工作者要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了解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要与重点人群加强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要依托微信等渠道,与重点人群及其家人保持联络;对没有建立网上联系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采用“敲门行动”等方式,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共同上门,了解、掌握这部分人群的身体情况和服务需求,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打好基础。

二是协助做好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主要集中在就医、用药以及疫苗接种这三个方面,因此要加强与家庭医生、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辖区药店、疫苗接种单位的对接,配合做好在线问诊、就医送药、联系转诊、引导疫苗接种等工作。同时,还要注意组织邻里互助,设立“共享药箱”,尽可能保障居民的用药需求。

三是要加强对居民群众的宣传引导。依托微信群、公众号、智慧社区客户端等城乡社区信息平台,用好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事务公开栏,以及乡村大喇叭等阵地,开展科学用药、居家康复等防疫知识的宣传。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后,广大城乡社区工作者要继续做好‘百姓健康守护人’,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居民实际困难。”李健表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城乡社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医疗药物资源要向基层倾斜,建立城乡社区与医疗机构、药房之间的直通热线,社区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回应、解决,需要城乡社区承担的工作事务要整合并规范化,让城乡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精力去统筹更多资源,以便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据澎湃新闻

2023-01-13 养老机构人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9280.html 1 每周两次检测核酸、抗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