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表示,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时,被发现已得了肺炎,甚至肺部CT片上显示“白肺”,因此怀疑可能与感染了原始毒株有关。
哪些人更容易出现“白肺”?“白肺”能治愈吗?
“白肺”就是严重肺炎
12月27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章锐锋介绍,“白肺”是在医务人员中通用的俗称,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疾病的一种影像学表现。
“我们的肺是由肺泡组成的,正常情况下,肺泡里充满了空气,进行CT或X线检查时,射线穿过肺泡,影像的表现应该是黑色的。而当肺泡里发生炎症和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时,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或炎性细胞填充,且气体含量减少,这样射线就穿不透了,形成的影像上就出现了白色区域。
“这个白色区域反映出来的是渗出物的影像学表现,并不是说肺脏真的变成了白色。
“白肺并不是新冠特有的表现,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白肺。常见的有病毒性肺炎,比如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还有一些细菌感染引发的肺炎,严重时,都可能出现白肺。此外,有一些非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白肺’。”
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都叫“白肺”,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才是“白肺”。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液较多时,即白色的影像区面积达到70%—80%时,才称得上“白肺”。
哪些人易出现“白肺”
章锐锋称,感染奥密克戎是有可能发展成“白肺”的,但从临床来看,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白肺”只是少部分病例,发生率并不高。
出现“白肺”的新冠感染者大部分属于危重病人,而绝大部分感染者是轻型或无症状感染者。
有些人容易发展成危重症,可能出现“白肺”,居家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这些人群是——
高龄人群,年龄大于等于65岁;
长期居住在养老机构的;
没有接种过疫苗的;
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包括慢性肺病、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肿瘤病人;
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
需要定期透析治疗的人群。
武汉市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龚子龙表示:“我通过这些天的接触,发现大部分新冠患者为轻症,重症多发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我一天看大概150个病人,‘白肺’患者大概只有两三例。最近,我发现新冠病毒不仅会入侵上呼吸道,对下呼吸道似乎也会造成影响,造成‘白肺’。相对来讲,对年轻人的影响还是较小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炎、结构性肺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患者,受到的影响更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医师解立新称,白肺是一种“欺软怕硬”的病症,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很少会出现“白肺”。如果在流感季节出现咳嗽等症状,就应注意休息且调整饮食,让自己尽快恢复。如果3天—5天后出现高热,且症状越来越重,就应及时就诊。
“白肺”能治愈吗
焦雅辉表示,出现“白肺”之后,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呼吸窘迫,需要及时进行俯卧位通气和给氧治疗,加强原发病的病因治疗。只要这样做,相当一部分的“白肺”患者就可以好转。
“症状若不是很严重就可以治愈,较严重的‘白肺’患者也可以保住性命,但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龚子龙称。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张黎表示,重症的“白肺”患者死亡率在40%以上,还是有一部分人是可以治愈的。但要想让肺恢复到本来干干净净的状态肯定是比较难的,有些人会有肺部纤维化的问题。
那么,如何第一时间识别“白肺”的预警信号呢?
发生“白肺”后,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因此,监测血氧水平、观察呼吸状态以及前后症状的变化等,有助于我们在居家治疗时及早识别异常。
监测血氧水平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家中应该常备一个血氧仪,及时监测氧饱和度;居委会也可以给80岁以上的老年人送去简易的血氧仪,以便监测高危人群感染新冠后是否出现重症。
指尖脉搏血氧仪简单、无创,适合居家自用。测量时,要处于平静状态。一般在自主呼吸情况下,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5%,或在轻微活动后,比如走路10米,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就是身体临界缺氧的表现。一旦发现静息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3%,就应及时就医。
观察呼吸状态 鉴于目前血氧仪供不应求,大家也可以通过监测呼吸频率变化来辅助识别是否可能有“白肺”危险。
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次—20次;儿童较成年人呼吸频率更快,1岁—3岁儿童为每分钟25次—30次,4岁—7岁儿童为每分钟20次—25次。
如果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增加幅度超每分钟10次,就要特别关注,最好监测一下血氧情况。
具体方法是在休息状态下,一分钟内数一下患者的呼吸次数,如果超过30次,就要警惕了。若呼吸频次看不清楚,也可以根据胸廓活动的频次来计数。
关注症状变化 要注意看患者胸闷气喘的情况有没有加重;如果出现了胸痛,就要考虑情况是否已加重。
此外,还可以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脉搏,正常脉搏是每分钟60次—100次,高于100次就要警惕。
“白肺”是较为严重肺炎的表现,一般很少出现,大家不必紧张。不过,务必加强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健康监测,当他们发生感染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