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庞维双 通讯员 张军)今年,新华区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建成垃圾分类小区339个、垃圾分类村17个,实现了建成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8.5%、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格局基本形成。
在新华区百合小区每一栋楼前,都有一个垃圾分类亭,颜色不同的分类垃圾桶整齐排列;广场上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和垃圾分类环保屋随时开启工作模式。
作为全省首批5个生活垃圾分类创建工作示范区之一,按照“撤桶并点”要求,新华区今年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在全区339个小区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安装150套智能回收设备、20个环保屋及5个可回收物回收站点。截至目前,全区共铺设四分类投放容器约4600个,建成标准化投放站点721个、回收站(点)5个、大件垃圾集散点30余个,覆盖272个居民小区,基本实现了分类投放设施居民小区全覆盖。辖区29家党政机关、20所学校也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
同时,新华区构建区、街道(乡)、社区(村庄)垃圾分类三级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全程管控,解决垃圾分类工作执法取证难、非标准投放溯源难等问题。全区配备了厨余垃圾收集运输车10辆,结合各小区通行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类收运线路图、时间表,确保清运高效环保。
作为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新华区已建成一个垃圾分类分拣中心,设置272个有害垃圾投放点、5个可回收物站点和1个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可满足全区日产约360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