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早点中,我比较偏好豆浆和油条。不是因为口味,而是因为一段儿时的记忆。
我的父母因为家境贫寒,生计艰难,都不曾上学读书。虽说后来都学了些文化,但是想来这一辈子也没少吃没文化的亏,所以对我们兄弟姐妹的学习要求很严格。
在我印象中,我认识第一个字是在儿时的一个晚上。母亲指着墙上一幅广告画,先是问我那上边的字是什么,而后又告诉我,那画上面的字是“天津”。随后,母亲对父亲说,“既然孩子学认字了,那你就开始教他写字吧”。
过了没几天,父亲就每天早上叫我起来写毛笔字,或者学打算盘。那时候铅笔不便宜,钢笔和圆珠笔算是奢侈品了。写毛笔字可以自己磨墨,还算是比较节省的。
虽说没能上学读书,父亲那一手自己练出来的毛笔字和算盘可是相当出色。一开始,父亲就严格地要求我。每天认多少字,写多少字,怎么写字,都有说法。
刚开始学写字的我,有股子新鲜劲儿,倒也还像模像样。时间一长,小孩子的贪玩心性就慢慢现了原形。这天早晨,心里想着快点写完去看昨天从亲戚家找到的一本小人书,我笔下的速度就不知不觉快了起来。
突然间,一只大手从我身后伸过来,一把就抽走了我手里的毛笔。
“你想嘛呢?忘了写字时要指实掌虚了?”我心虚得很,父亲可是再三告诫我笔要抓紧,能抽出来就是不合格。
“写得这么潦草!该提不提,该留不留,伸出手来!”我惶恐地望着父亲,战战兢兢地伸出手去。
父亲揪住我的左手用竹尺打了几下,我撇着嘴,却没敢哭出来,只呆立在一旁。
“行了,快去洗洗脸跟我走吧。”父亲回过头和我母亲说了一声,“我领他去西街吃油条去。”
父亲领我到西街小吃摊,要了一根油条,一碗豆浆。“就要这么点啊?”馃子铺老板诧异地问。
“孩子爱吃,我不爱吃油腻的。”父亲说道。
我的眼泪悄悄地滴在豆浆碗里。头天夜里,父亲还和母亲算计着家里的钱够不够用。我就这样低着头,流着泪,吃着油条,喝着豆浆,只觉得那是我吃过的最香、最好吃的东西。
现在每到吃早点时,我依旧喜欢吃油条、喝豆浆。即使明知道油炸的食品不健康,我也还是喜欢油条和豆浆那股特殊的香味,只因那是记忆里父亲对我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