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急救车忽闪着警报灯来到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车内,一名男子正躺在担架上痛苦呻吟。身穿防护服的艾中祥等在急诊大厅门口。车门一开,艾中祥上前熟练地将担架从车内拉出来,快速推入抢救室。
这样的情景,两年多来艾中祥已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从他选择到医院做志愿者的那一天起,运送患者、分诊引导、陪护检查等工作几乎填满了他的业余时间。“不图回报,不辞辛苦”是医院里不少人对这位“编外人员”的评价。就连艾中祥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在医院做志愿者,一转眼已过去了990多天。
医院的“编外人员”
“刘姐,周末我们公司休息,医院那边如果有额外的工作需要我去协助,你尽管给我排班。”10月14日晚上,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护理部主任刘静收到艾中祥发来的信息。
“好不容易放假了,你还不在家歇歇?”
“我家里没什么事儿,还是去给你们帮忙吧。”艾中祥回复。
工作多年,刘静遇到过不少志愿者,但艾中祥这样的她还是第一次见。
2020年1月底,刘静第一次见到艾中祥。他身高1.75米,体重只有52公斤,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看上去没啥力气。当时,大家都在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忙碌。艾中祥和其他几名志愿者“逆行”到医院志愿服务。
后来,企业复工复产。其他志愿者圆满完成任务离开医院。艾中祥却留了下来。只要医护人员或患者需要,他都会帮忙。虽然人长得瘦,却干了不少力气活儿。
50岁的艾中祥是湖北黄冈人,跟着妻子来到孟村安家,目前在孟村一家化妆用具制造公司当电工。他的家离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不远。每天下午5点,他下班回家匆匆吃点晚饭。1个小时后,他就站在了医院的急诊大厅里开始“上班”。
夜晚的急诊大厅依然忙碌,患者多的时候,医生和护士忙得团团转。艾中祥揽下所有力所能及的活儿:引导来人扫码测温,搀扶需要帮助的人,为患者和家属指路导诊,陪同陪护运送患者……此外,他还利用专业优势帮忙维修线路和其他物件。
一天下来,艾中祥回家往往已经是晚上9点以后了。赶上患者多的时候,他甚至要在医院熬上整夜。周末,艾中祥不用上班,他就来到医院的门诊部,在分诊台“值班”,做的还是跟在急诊差不多的活儿。
家、单位、医院,这样的生活,他过了990多天,节假日也不例外。
这段时间,除了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清晨他又开始跟着医护人员到核酸采集点,帮忙维护现场秩序。
说起艾中祥,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副院长孙振国感慨道:“这两年多,他到医院‘打卡’的频次不比医护人员少。一般人可能坚持10天、1个月,但他坚持了这么久,让我和同事都很感动。”
成为“陪护”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艾中祥正在急诊的分诊台“值班”,远远看到门外有人倒在了地上。
艾中祥赶紧推着轮椅跑了过去,跟一个小男孩一起将倒地的男子搀扶起来,送进了抢救室。
男子是男孩的父亲,因为头痛来就医。这时,艾中祥认出来,这名男子是他在一次公益活动中帮扶过的残疾人。
医生立即为男子展开医治,男孩在一旁手足无措。
艾中祥帮忙联系了男子远在石家庄的妹妹,又推着平板车送他做检查,忙前忙后,直到将男子送进了住院部。
艾中祥将身上仅带的100多元钱给男子交了检查费。一些热衷公益的朋友得知此事后也捐出爱心款。这些钱都被艾中祥交给了男子。
“很多患者是突然发病或者一下子遭遇事故。他们到了医院都是蒙的,特别需要有人能耐心引导他们,告诉他们该去哪里办手续、做检查。一些患者年纪大了,需要有人带路。还有一些人来到医院时特别无助,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关心一下,或许就能在无形中给他很大帮助。”艾中祥说。
愧疚与坚守
这两年多,艾中祥在医院听到了无数句“谢谢”,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一些人知道他是志愿者后,也发自内心地为他点赞。
不过,周围偶尔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质疑他的动机,有人说他“收了钱”。其实,艾中祥不仅没挣钱,还搭进去不少钱。有的患者需要买病历本,不会用手机支付也没带零钱,艾中祥就帮忙垫付。有时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会力所能及捐助对方……“周围人说什么的都有,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艾中祥笑着说。
要说愧疚,艾中祥唯一感觉愧对的人就是妻子。这些年,公益路上,他的妻子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不论他去做什么,回家多晚,只要是帮助他人的事,妻子一如既往支持他。
对于未来,艾中祥说他还没有想太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还会坚持志愿服务,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