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
第08版:08

温州岸上捞海鲜面:

一味解乡愁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李元贵端出一碗鲜香的海鲜面

酱骨头

私房海鲜面

特色三鲜炒米粉

恋乡不守土,大概是大多商人的特质。漂泊异乡,食物的味道难免勾起一缕乡愁,酸甜苦辣总在不经意间触及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出生在温州乐清的李元贵在外经商10多年,时常记挂着一碗海鲜面,乳白色的热汤面腾腾冒着热气,总让他想起离家的那一刻。

私房海鲜面

鲜浓顺滑浇头足

温州岸上捞海鲜面是思乡情切的产物。店里的厨师和服务员也都是温州人,店里南方口音的食客不少。坐了一会儿,李元贵端出一碗海鲜面。

面碗像个小盆,面条和浇头高高堆起,冒起小尖儿。小小的深灰色蛏子堆在晶莹雪白的面条上,青灰色的文蛤半隐在奶白色的汤中,一条炸过的小黄花鱼“潜”在汤下,红虾为素色的面汤添了点淡淡的粉,青葱一撒,好看极了。素净秀气的一碗面,让吃面的人都不自觉地收敛了嘴巴。

碗中的面条是扁圆的,比普通面条略宽,在奶白色的汤里显得更加晶莹润泽。挑一筷子面条入口,筋道爽滑,面香被浓郁的鲜味裹住,又在咀嚼下重现,两味交融,好吃极了。炸过的小黄花鱼肉质细嫩,浸了汤,很快嗦出一条鱼骨。

再喝一口奶白色的海鲜汤。鱼虾的鲜甜被细致地熬出,入口醇厚而不腻,大概只加了调味的食盐之类。舌头多咂摸几下,回味甘甜又不失鲜香。汤浸着面,面汲取汤,这碗汤越喝越浓,转眼,一碗见底。李元贵看了很高兴。

一碗一做

小锅现熬汤

厨师的汤,唱戏的腔。李元贵知道这碗汤的重要性。

在温州岸上捞海鲜面的后厨里,有4口铁锅,每一碗面的汤底都是现熬出来的,一碗一做,保证新鲜。

厨师将鳗鱼干、小文蛤、小牡蛎、蛏子等一众海鲜放入锅中炒香,加入沸水熬6分钟,一锅海鲜汤就出炉了。说起来简单,实际用料很讲究。用来“吊”出鲜味的鳗鱼干是从温州运来的,味鲜清甜的小牡蛎也同样如此。

在这碗汤里,还有一块块炒香的姜蛋。在温州乐清,大家把鸡蛋与姜末翻炒一下,称作姜蛋。把姜蛋放到汤中给海鲜去腥,大概也是南方与北方的细小差别。一碗面,足以看出李元贵的用心。

除了私房海鲜面,店里的招牌三鲜面、特色三鲜炒米粉和酱骨头都好评如潮。“温州美食也可以成为沧州人的心头好。”李元贵说的很有力。

采访快结束时,李元贵讲,曾经有一个顾客说自己从河间跑到沧州,就是为了吃这碗海鲜面,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在说笑。

一定是真的,好味道怎么会骗人呢。

店址:高新区明珠公寓楼底商A1-117号

2022-10-11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温州岸上捞海鲜面: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1370.html 1 一味解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