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30分,徐建新准时起床,雷打不动去工厂。看着一批批熏肉出锅,色泽鲜艳,香气扑鼻,徐建新心里踏实,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每天9点,新鲜出锅的熏肉陆续送到各家门店。来买熏肉的都是附近的熟客,进门不用介绍,一边和店员拉着家常,一边轻车熟路地挑选几样喜欢的熟食。
清香软烂
回味无穷
熏肉、熏猪蹄、熏猪脸和熏猪耳,这4样是店里的招牌,也是老蔫熏肉铺的主打产品。除此之外,店里还有熏鸡、熏肉肠、熏乳鸽等。熟食特有的香气刺激着味蕾,不由地让人咽了口水。
熏肉精选自猪后腿和五花肉,6厘米见方,方方正正,每一块都透着诱人的金黄。熏五花肉肥瘦相间,层次分明,入口软烂,醇香不腻。掰开色泽油亮的猪蹄,一股清香味钻入鼻孔,细细品尝,肉皮里裹着饱满的瘦肉,软糯中带有嚼劲,滋味香浓。
肉质清香是老蔫熏肉铺的一大特色。熏肉外表熏香,内里清香,这还要得益于传统的老蔫熏肉制作技艺。除了精良选材,还要遵循古法制作流程,清洗、腌制、卤煮、熏制,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徐建新说,要想熏肉做的好吃,就不能怕麻烦。去毛、清洗、浸泡,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少,还要做得仔细。用喷枪去毛,清洗3遍至5遍,再浸泡至少6个小时,把血水清洗干净,这样做出来的肉才不会有腥味。
“熏肉上面缠了4圈棉线,形成井字状,是为了让猪肉在卤煮的过程中久煮不散,皮肉不离,最大程度保持肉的原香。”徐建新告诉记者,将焯好的肉放入老汤中卤制30多分钟后,还要焖制6个小时才能出锅。
刚出锅的卤肉,色泽清淡,肉香浓郁,汁水丰盈,此时,还需要经历最后一个环节——熏制。用白糖和果木熏制,提亮色泽的同时,也让肉质变得更加紧实。
四代传承
坚守老味
徐建新是老蔫熏肉铺的老板,目前经营着8家店,但更多的时候,他喜欢亲自做熏肉。在他看来,老辈人传承下来的手艺不能丢。
徐建新做熏肉的手艺是跟随父亲徐帮信学的。在徐建新的记忆中,熏肉是小时候的无限美味,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次,熏肉的醇香吃过后便再也忘不了。
历经四代传承,老蔫熏肉已有百年历史。
作为老蔫熏肉的第四代传承人,徐建新一直坚守着传统制作技艺,27味中草药配比的料包,他从未更改过。他说,曾经也尝试过创新熏肉的口味,可是中草药多一味少一味,熏肉的味道就变了。
今年8月,老蔫熏肉制作技艺入选运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建新说:“传承老手艺,把熏肉做好,一直以来都是我努力的方向。”正是这份专注与传承,演绎出了老蔫熏肉的百年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