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6日
第14版:14

感恩过往 追求平实

——读《回眸》有感

王克勤

夏日,收到张兴华同志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回眸》,全书分为“真情”“感悟”“深思”“悦读”四辑,共124篇。顾名思义,这本书是对往事的一种回忆,但更多的是对往事、对人生的回味、思考、感悟,触景生情,袒露心扉,怀念遐想,感慨憧憬,给人无限启迪。

兴华同志是我敬重的领导和同事。他上过学、种过地、打过铁,干过公社“八大员”,当过村干部,一步步走上基层领导岗位。他爱读书,善思考。工作之余,别人看不出他有什么爱好,认为他属于生活单调的人。每日,早起读书、摘记是他的“晨练”项目。他的阅读范围十分广泛,阅读中做了大量摘记,每年的摘记有七八本之多。他用来做摘记的笔记本都是我从商店买回来的,他对笔记本有“特殊”要求:要耐用,且用钢笔写上去不洇,因此每次买本,我都要用钢笔试试洇不洇。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反映了他在学习上非凡的功力。他所呈现给我们的学识、境界、素养和修为,大多应该源于他的学习与思考。

兴华同志为人实在,做事扎实。《回眸》中的一篇文章提到海兴县第二中学教学楼启用的事情,我印象深刻。当时,他分管“普九”工作,二中教学楼建成后,因资金问题,迟迟不能交付使用。出于对孩子们就学的急迫心情,在协调会上,他甚至动了粗口。事后,他的眼睛毛细血管大面积充血。他写这件事是检讨自己,而正是他关注教育的责任和担当,以及长期以来钟情教育的情怀,才使海兴县教育以及其他民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兴华同志为人忠厚,真情做人。《回眸》中用得最多的词就是“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生活、感恩每一个对他有帮助的人和事。早年,他有一则短文《平生三怕》,其中一“怕”是老师,这个“怕”是敬重的意思。我曾几次随兴华同志去天津看望他的老师汤吉夫先生。在汤先生面前,他的表现绝对是做学生的“样板”,一举一动,每个细节都透着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体贴,师生间的融洽令人感动,令人羡慕。兴华同志对同事、对朋友都是以诚相待。对我们工作中的迷茫、失误,甚至是不同意见,他常常是循循善诱、耐心开导,讲事实、摆道理,有时还讲故事,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不高高在上、简单粗暴、强加于人,因此,每个人在他面前都敢讲话,都能袒露心声。正是兴华同志这种质朴、宽厚、真诚的待人处事之道,团结、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人一道工作,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兴华同志生活简朴,追求平实。工作上,他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追求高标准,生活上却保持了朴素、简单的风格。他穿衣只求舒适干净,吃饭喜欢家常便饭。当时,我们机关有一个非常简陋的食堂,在食堂就餐的人员中,他吃饭次数最多,吃饭吃得最香。他每个季度都要把饭费交给我,由我代他向会计交费,并叮嘱我替他保管好单据。每当周日加班,他常常告诉食堂师傅,不要因他一人而耽误休息,他的办公室常年备有从家里带来的方便面。

兴华同志在《回眸》中写到:“回忆是一种总结、一种积累。品味岁月流年,留下的是装满感恩的记忆。生命中的记忆,是一本温暖心灵的长卷。感恩过往,把握现在,明天是远方闪烁的明灯。”愿兴华同志在创作中感受快乐,并快乐创作。

2022-08-26 ——读《回眸》有感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7724.html 1 感恩过往 追求平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