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凯
老沧州城是什么样子呢?据我小时候的记忆,当时城墙周长不过8里,沧州城不过1平方公里的面积。历史上虽然大修过几次,但基本上仍保留着1947年沧州解放前后的范围和规模。
沧州城有城墙,也有城门。沧州城又叫“狮子城”,又因形似古装官帽,又叫“幞头城”,百姓俗称“纱帽城”。沧州城池历时近500年,虽经多次修葺,到沧州解放时,已是残坦断壁,满目疮痍,一副破败的景况。
沧州城解放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墙逐渐被拆除,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只有北城墙的东端尚存100多米,民兵搞射击训练做为靶挡。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已完全拆除,护城河也相继填平了。
城墙的范围和位置大体是这样的:从西北角说,就是现在的维明路南侧最西端和水月寺大街东侧交汇处。北城墙从这里向东,沿着维明路南侧直到建设大街,城墙的东北角就在维明路南侧向东到建设大街西侧的交汇处,东城墙从这里开始沿建设大街西侧往南到解放路中心附近,这里也就是城墙的东南角,从这里沿解放路向西过清池大道再向西,到原华沙商场,在这里向北拐,到现在的建新大厦北侧再向西拐,直到现在的水月寺大街东侧,这里是城墙的西南角,从这里往北沿水月寺大街东侧向北直到西北角。城墙围成的沧州城图形样子,像一顶官帽(乌纱帽)。
我见到的城墙很高,现在回忆大约10米左右,厚平均不少于六七米。城墙的顶上至少也有五六米宽,顶上由白灰和粘土夯筑,可供战车行驶,任凭多年风吹雨淋,仍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城墙上的城砖不知什么年代,什么原因拆除了,在我的记忆里,城墙是土的,有城砖的痕迹,因为没有了城砖,所以城墙顶上没有垛口,是平的。史料记载城墙底厚折合10米多,因仅剩下土城墙了,所以显得没有那么厚。2000年10月顺城商厦施工时,发现砌有青砖的城墙,砖的体积较大,每块重约10公斤。这些砖足以证明当时城墙的坚固程度。
沧州城所有的城门楼子都是青色的大城砖砌筑。城墙外面有护城河,水面宽约10米,护城河里常年有水,其水源来自城外若干个大大小小互相连通的水坑,城墙及城门在解放沧州时还都存在,特别是小南门,保存得还比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