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1日
第13版:13

人生是一部书

——读张兴华散文集《回眸》

■苗雨时

流年似水,风华难再。过往的岁月如云烟逝远……人至退休,总爱回忆,越是年老,越是怀念。而在回忆和怀念中,厘清人生轨迹,获致诸多生命感悟,从而,确立自已的精神品性和人格风范。这就是张兴华散文集《回眸》弥散的思绪和集中的意旨。

作者在《岁月有痕》一文中说:“人生就像一本书,一本需要用毕生精力研读的书……每个人的一生又像是一本有待自己去开发的书,没有人知道书中的下一页是什么内容,人生经历好像是书里的一段文字,字里行间,有欢声笑语,也有辛酸泪水。”

这就是说,人生的阅读与书写,是人一生的功课。这门功课所要解答的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生存哲学的命题。这部散文集《回眸》,对这一命题的回答,不是抽象的、枯涩的,而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鲜活的。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张兴华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自幼勤奋好学,抗战时期参加革命,投身抗日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倾家荡产创办了家乡第一所完全小学,受到乡里的赞誉。他的母亲是一位农村普通的劳动妇女,质朴善良,宽厚仁慈,勤俭持家。而他的家乡盐山,盐碱遍地,红荆丛生,童年生活也比较艰苦。父母的言传身教,生存条件的磨砺,使张兴华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持、正直做人、顽韧坚强的个性。正是这种个性为他的整个人生做了开启与奠基。他永远难忘,父亲为乡村教育奔波的身影,母亲一生的劳碌与慈爱,一碗母亲的“手擀面”,凝结了家的味道。即便是那贫瘠的乡土也保有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农村乡土文化的箴言。除家风的熏陶和乡土的滋润之外,学校的教育,也是张兴华走上人生旅途的重要助推和动力。他在散文中,感谢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的教诲,特别是在廊坊师范专科学校两年的学习,更使他刻骨铭心,受用终生。在书中他写中文系老书记王山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生们身上,殷段期待,谆谆教诲。他写汤吉夫先生,教学与自身创作并重,博学多才,尤其是坚持师生平等,与学生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校期间,张兴华课上课下,与汤吉夫先生探讨做人与作文,曾多次去汤吉夫先生家里上门求教。毕业后,他们也多有交往。汤吉夫先生逝世后,他更时常忆起相处的日子,表达了无限怀念。他对廊坊师专中文系的其他老师,也充满了敬意和感佩。大学二年,他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种相互关怀、相互激励、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友谊,令他终身难忘。

人生这本书怎么读、怎么写?既有时代的机遇,又是自我的选择。两者碰撞与遇合,就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张兴华农民出身,从农民到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又申请回乡当农民,从农民做起,先是当村党支部副书记,后逐步走上乡镇领导岗位,直至担任县委书记、沧州市政协副主席,退休后仍然热心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每一阶段的身份转换,都是他人生之书的一次翻页和闪光。

书写人生这本书,需向社会学习,在践行中下笔,在世界上着墨,也需向书本学习,把作为与理论结合起来,彼此相辅相成。他“用阅读打好生命底色”,“用烽火之光照亮前路”,用马列经典著作指导自己的工作,把读书看作一种修为,享受读书的乐趣,体验一种“阅读的滋味”。他说:“读好书,做好人;容万物,知进退。一部好书,充满灵性和知性。阅读既是一种生活,又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享受。”夜静更深,独坐桌前,打开一本书,纷纭世事浮现眼前,沉下心来,埋头书里,书中的字句便在迷茫的暗夜点燃明亮的灯盏,照彻苍穹大地,打开心灵的豁达与坦然……

他在生活中、工作里,且行且止,不断地《深思》,不懈地《感悟》,从而,他的心灵抵达了一种澄明宁静的精神境界。他思考:如何“扶起跌倒的道德”、什么是“良心与利益”,怎样学会“守住心中底线”。他领悟:所谓“修身”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做人要“谦逊”朴素,是一种不争的人生智慧;“淡泊做人”,远离贪欲,清贫守正,才能持有生命的伟岸与高贵。他“与心灵私语”,“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学会沉淀自己”,“做真实的自我”。

人的一生,如“叶落归根”。正如他在《深秋的落叶》一文中所写:树叶从发芽到陨落,一直在向人类表达着自己那无私的真情。落叶缤纷,叶子用其生命,向世人诠释的绝不是生命的忧伤,而是诉说着……四季更替、节气轮回的自然规律,回归到最初的沉稳和谐、宁静安详。深秋的阳光静静地洒下来,生命的琴弦拨动着每一片飘零的落叶,亲吻着大地,融入了泥土,滋养维护着根部,又开始孕育一个新希望的诞生,祈盼着一个新生命美好的明天。

这个文字片断,正是作者张兴华对自己这部人生之书诗意的象征与写照。

2022-07-21 ——读张兴华散文集《回眸》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4296.html 1 人生是一部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