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3日
第12版:12

运河古井的传说

■常慎江

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毕家园村,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神井”的传说。

毕家园村位于东光县,京杭大运河南岸。明永乐2年(公元1404年),毕家先祖从千里之外的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百年以来,毕家人用淳朴的民风,和睦的乡情,接纳了周边张、常、侯、郝、王、马、李等众多外姓的加入。

据史志记载,乾隆六次下江南,曾经3次入驻毕家祠堂。祠堂前面有深水池塘,不但水草丰美,鱼虾满池,而且蛤蟆也多。这年正值春夏之交,蛤蟆聒噪,吵得乾隆爷在毕家祠堂无法休息,遂起身画符一道,投入水中。池中蛙鸣顿息,再叫也不是原声,只能发出短促直声。令人奇怪的是,如附近沟渠中的蛤蟆不慎进入池塘,也会随即改变叫声。

村西北角沿运河南岸有一口古井,水质清洌甘甜,经年不竭,除日常用水外,村民也用于农田浇灌。由于乾隆皇帝饮用过此井水,故称为“龙井”。

上世纪60年代,村民常金山下地干活,不慎掉进这口井里。本村施树英下地干活路过此处,听到井里有喊声,马上跑过去,用锄钩把常金山拉了上来。原来常金山落入井后,就飘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村民们都说这口井神了,故把它称为“神井”。

欣逢盛世,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傍河而生的毕家园,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将湮灭已久的“神井”重现天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口老井,一方池塘,抚育了数辈毕家园的后人;一段历史,一声乡音,凝聚着万千毕家园的乡愁。

2022-06-23 ■常慎江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0750.html 1 运河古井的传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