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临,许多人成天待在空调环境里,导致了夏天本该是出汗的季节,却出不了汗。其实,汗水才是夏天最好的“保养品”。
中医讲究“秋收”“冬藏”,夏天只有使体内郁滞的气排出去,秋天才能收敛进东西,冬天也才能补进东西。该出时不出,该进时不进,只会影响健康。
夏天最好的“保养品”
出点汗,祛除湿气 夏天,出汗本是一个散湿的途径,而空调营造的凉爽环境会使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
出点汗,预防感冒 正常人的身体上分布着300万左右的汗腺,一般气温超过30摄氏度,人就开始冒汗了。通过汗液的挥发带走体表的热量,使体温保持恒定。因此,出汗的首要功能就是充当体温调节器的角色。
冬天受点冷、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人体的这种体温调节机制常用常新。经常待在空调房里,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出点汗,有利于心血管 有的患者入夏后,经常莫名地心烦、胸闷、四肢乏力,血压也控制不好。
其实,造成心烦胸闷的根本原因是“出汗太少”。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体温正常调节,这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重要因素之一。
出点汗,皮肤更好 人体适当地出汗,汗液可以滋润皮肤,保证皮肤的水分,从而避免其过于干燥,减缓皮肤的衰老。
出点汗,促进代谢 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主要是大便、小便,通过呼吸则可以排出废气,出汗也是人体排出垃圾的主要途径。人体的体表面积较大,每天通过汗液的蒸发可以排出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减轻肾脏的负担,促进新陈代谢。
出点汗,不易中暑 有些人天生出汗少,可能比其他人容易中暑。出汗有助于散热,降低体温;反之,如果不出汗,散热不及时,就会增加中暑的可能。
夏天学会“热着过”
出汗不是让我们烈日下暴晒,而是学会健康出汗,才是夏季最好的养生法。
运动出身汗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是多吃少动,容易形成脾虚湿阻的体质,这样的体质最需要锻炼出汗。夏天,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在户外锻炼半小时。老年人可以选择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年轻人可以打篮球、踢足球,达到出汗的效果即可。
运动前喝杯温水 运动前可以喝杯温水,锻炼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后切忌受凉,要耐心等汗消退。
喝点生姜水 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坚持喝点生姜水、红枣水等,促进排汗。
用热水泡脚 回家后泡澡或泡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在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有利于身体排汗、缓解疲劳。
定时关空调 长时间吹空调会引起不适,不妨每天定时关掉空调,让身体适应自然界的炎热气候,该出汗时就出汗。
洗个热水澡 无论是什么季节,洗热水澡对身体都有好处,多冲冲后背、脚心等,让身体出汗。
穿得别太“清凉” 尤其是体质较寒的女性,夏天要注意穿衣不要过分暴露,尤其不穿露脐装、露背装。穿平常的夏装即可,身体出点汗,才能更健康。
最后提醒一句:出汗太多也不好。过度出汗则会伤津液、耗气血。若大家发现自己的出汗量或出汗时间明显有异常,这可能是身体发出了求救信号,要及时就医。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