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第07版:07

还孩子洁净的网络空间

本报评论员 韩 强

《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日前出台(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

(据5月9日《沧州晚报》10版)

网络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沉溺玩游戏、刷短视频和看直播,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的三观尚未完全确立,在对社会事物的认知上,有不成熟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制订规则来引导和规范。

《意见》的出台,不仅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更给未成年人在网络世界中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有力且及时。

近几年来,有人在网上炒作“网红儿童”,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青少年被网络世界的“五光十色”吸引,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过早、过度涉及商业行为,青少年的价值观扭曲,滋生攀比、炫耀等不良心理;长期沉溺网络,不仅耽误学习,青少年的意志力和自控力都会大大削弱;存在严重的隐私泄露风险。

如今,炒作“网红儿童”还出现了新的变化,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个别人甚至商业团队,盯上了年纪更小的幼儿。他们专门打擦边球,发布“家有萌娃初长成”“人类幼崽成长记”等一些网络视频作品,其中掺杂商业行为,大打隐形广告。诚然,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无可厚非,但如果靠此圈粉、引流、带货,那就实在应该管一管。

笔者注意到,《意见》不仅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举措。这充分表明,谁再炒作“网红儿童”,谁就会被处罚!

当然,《意见》的出台只是第一步,治理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环境是基础,行业自律是前提,技术完善是保障,部门监管是约束。

洁净网络空间,需要社会、家庭、网络平台、职能部门等多方努力、多管齐下。

2022-05-13 本报评论员 韩 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6984.html 1 还孩子洁净的网络空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