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一代文宗纪晓岚生在沧县崔尔庄,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沧州大运河边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大运河沧州段在宋元时期称御河,明代叫卫河,清朝以后称南运河,纪晓岚的笔下仍把运河称卫河,清朝诗人李葆恂《沧州》诗中“度帆楼下晚风徐,倦客重来系缆初”,这里的度帆楼便是纪晓岚姥姥家的楼阁。
运河沿上,纪晓岚小的时候,在运河的桨声中,听外公外婆讲故事,临河羡鱼、赏花,他把这些故事都写在《阅微草堂笔记》里,“我家在沧州上河涯村有处庄园,后来转手卖了,叫水名楼。庄园在运河涯上,风光涟漪,帆船点点,千帆竞发,气象万千。庄园有五间水明楼,可以俯瞰运河的舟帆集散,十分壮观,沿岸柳绿花红,鸟语花香”。水明楼和纪晓岚外祖父张雪峰家的度帆楼都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
《阅微草堂笔记》还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几十个男女上了一条渡船,缆绳已经解开,突然一个人奋力一拳把一位老人击落在岸边的浅水中。老人的衣服鞋子全湿了,他站起来刚要骂,船已扬帆而去。当时卫河河水突然暴涨,汹涌澎湃。此刻,一艘运粮船像一支离弦的箭顺流直下,向渡船径直撞去。渡船被撞得粉碎,船上几十个人全部被卷入波涛中。老人得以幸存,合掌诵佛号。有人问老人到哪儿去,老人说:“昨天听说我的一位堂弟得了人家二十两银子,把童养媳卖出去做妾。因为今天立字据,我急忙把自家的地押给别人,换了二十两银子,要去赎人回来。”众人说,“这一拳怕是神仙指使打的”。众人急忙招呼渡船把老人送过河。
纪晓岚听姥姥说,沧州有个人逼迫寡居的弟媳妇改嫁,并把俩侄女卖给妓院,乡里人都激愤难平。有一天,这个人带着钱贩卖绿豆,乘着大船去天津。傍晚船停泊在岸边,他坐在船舷上洗脚。忽然河西岸有一艘运盐船的缆绳断了,盐船突然横扫过来,两舷相切,那人膝盖以下的骨肉被压得粉碎,像被刀割断了一样。他惨叫了几天才死,疼得鬼哭狼嚎。有人将此事报告张府,说:“这人遭此大惨祸,真是件大怪事!”纪晓岚外祖父慢慢地说:“这事不怪,我看他不落得这个下场那倒是怪事呢。”
运河边这些教人行善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古运河承载了千年历史,孕育了无数的人间悲欢离合故事,也为纪晓岚提供了鲜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