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病由心生”,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或者高强度地难过、忧郁、焦急、暴怒等,就会使身体产生一系列的不适,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现在,专家将解读坏心情是如何引发疾病的,并教你应对5种负面情绪。
一项研究发现,平时压力水平越高的人会表现出衰老标志物的增加(DNA甲基化增多)。研究人员用一种“表观遗传时钟”方法对444名年龄在19岁—50岁的志愿者进行测试,同时还让他们接受了压力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相关的测试。结果发现,长时间的压力的确会让人加速衰老。
同时,英国的一项研究同样也发现了情绪对基因的影响。
此外,在被诊断患有重度抑郁症并自杀的患者大脑中发现的类似观察结果进一步支持了DNA甲基化改变。
坏情绪会发泄在身体上
负面情绪会对身体各部位产生影响,75%的颈椎疼痛、80%的头痛、99%的腹胀及90%的疲劳是由负面情绪引起。可见,长期持续的负面情绪会引发这些疾病:
胃病
胃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它的功能状态一定程度上受情绪影响。当人们悲伤、忧愁、沮丧时,胃肠道功能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长期负面情绪容易让胃功能失调,导致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胃炎、肠道炎症及不明原因的腹痛等。
皮肤病
荨麻疹、牛皮癣、湿疹、皮肤瘙痒等很多皮肤疾病,其病因、发病过程与情绪密切相关。
心血管疾病
焦急、暴怒等激动情绪,会诱发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管收缩、血压和血糖升高,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导致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内分泌疾病
长期压力大、紧张焦虑的人容易患甲状腺疾病。有统计显示,70%的甲状腺疾病发病前有不良情绪刺激。
五种坏情绪各有应对法
悲伤
“心伤”会引发肺部损伤,还会损害心脏健康。严重的忧虑抑郁还会损害皮肤,更容易让人对毒品、酒精及其他有害物成瘾。
应对办法:感到悲伤痛苦时,不要憋在心底,要哭出来。哭虽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但大哭一场非常有助于释放悲伤情绪,泪水会带走体内的压力激素,降低与压力相关的神经递质,是心理健康的良药。
嫉妒
过度嫉妒会使人的心思陷入憎恨的泥潭,导致思考力和辨别力下降,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体内过量分泌的压力激素会使肝脏血流淤滞,使胆汁生成紊乱失衡,从而引起解毒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胆固醇水平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消化不良等。
应对办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和喜好、能力后确立目标,发挥长处、努力进步,一步一步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不把精力放在无意义的攀比上。
孤独
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压力激素皮质醇,这会引发抑郁,给血压以及睡眠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办法:多与家人、朋友、同事通电话或见面,交流生活感受或情绪;也可以积极参加行业交流或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增强社交能力,找到自信和充实感。
焦虑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会出现各种症状,如疼痛、气短、恶心、眩晕;常伴有肠胃不适如溃疡性结肠炎、消化不良、便秘;焦虑更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应对办法: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习惯,尽量减少生活的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
合理管理时间能帮人做到井井有条、从容不迫。
减少冲动行为,减少失误和差错的发生。
正确面对失误、失败,保持理性,记住“失即是得,得亦是失”,不要过分为此抓狂。
愤怒
一个人如果频繁动怒,容易诱发动脉血管壁磨损。愤怒还会减缓伤口愈合速度,诱发炎症,进而增大罹患糖尿病、关节炎和癌症的风险。
应对办法:让激动的情绪“刹住车”,第一步是转身离开现场,第二步就是采用深长的腹部呼吸法。
具体做法:找个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将双手轻轻放在腹上;通过鼻子缓慢吸气,感受空气进入气道一直到达肺部;这时腹部会慢慢鼓起,继续深深地吸气,直到无法吸入为止;保持这个吸气状态3秒—5秒,再慢慢地呼出气体。
整个过程中,你可以想象肚子里有个气球:吸气时,气球逐渐膨胀,撑起腹部;呼气时,气球逐渐缩小,腹部慢慢放松。
呼吸时记得放空脑袋,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和呼吸的节奏上。一旦走神了,要及时调整,让注意力重新回到一呼一吸上。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