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门是古沧州最繁华的地带,据《沧州市地名资料汇编》介绍,出了小南门是南北走向的钱铺街,钱铺街南起晓市街北止顺城街,长180米,宽 6米。清初,此街有一钱铺(铜元、银元兑换并可借贷的银号),故取名钱铺街。
出小南门往西是鸡市街,东西走向,西头一直通到当铺胡同。据传明末时期,这里是百姓买卖鸡的地方,所以取名鸡市街。这个街上有个大店铺,叫“裕盛恒”布铺。这个店铺的牌匾“裕盛恒”三字,是清末翰林、著名书法家华世奎(天津人)题写。店铺老板姓张,是本地财主。
鸡市街西端,与书铺街南头相交。书铺街是紧贴沧州西城的一条街,南北走向,北头和西门大街(今新华路)相交。据查,清朝此地建有“普文书局”,书铺街因此而得名。
在书铺街与鸡市街的交叉口有一座关帝庙,一般的关帝庙都是坐北朝南,而这座关帝庙却是坐南朝北,被人们称作“倒坐”关帝庙。
钱铺街南头西侧是锅市街,东西走向,西至顺河东街,长270米,宽4米。明朝末年,此地因靠近运河码头,开有几处锅店,时称锅市,后来此街取名锅市街。
锅市街西头,向北有一条南北街,在书铺街西边,和其平行,叫缸市街。缸市街北头与西门大街(今新华路)相交,长550米,宽4米。清初,此地有“天河公”“中兴”两个缸碗大店,故取名缸市街。
钱铺街南头东侧是晓市街,走向由北向南转为由西向东,东头与牛市街相接。西头是江岔子街,相传古时牛市街直通运河边码头(今解放桥处),河西是菜市口村,因菜市口村民连年贫困,疑为犯了地名,是牛市街的牛把菜市的菜吃光了,导致他们贫穷。于是他们就截了牛市街西头一段,插上6个农耕用的岔子,意为阻挡牛市街的牛。所以西头这段叫江岔子街。
晓市街是沧州老城早市中心,百姓惯于起早在此地出摊做买卖,故取名晓市街。现今江岔子街、晓市街南部、牛市街、义和街等都改建成了解放路。
沧州较宽的古老街道,被改造沿用下来的不多,自城西门往东的大街,原名西门大街,现在扩建后改称新华路。从南门到北门有一条大街,以与西门大街的交叉点为分界,北面叫北门里大街,南面叫南门里大街,后来统称南北大街,现在改称清池大道。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那些古老的街巷都已逐渐消失。但是那些老街道的人文痕迹,却永远会深深地留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