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金黄色的花,锯齿形的长叶子。在料峭的春天里是那么可爱、那么迷人。
春天里,长在院子里的蒲公英,更加令人欣喜。
我娘家住平房,独门小院。今年三月初,西屋台阶下,在水泥地面与砖的缝隙间长出了一棵蒲公英。最初,只开出一朵小黄花,没过几天,就开出三朵、四朵、五朵金黄色小花。
一天上午,天气晴朗,金色的阳光洒满整个小院儿。我和娘坐在院子里,在和煦的阳光下拉家常。西屋台阶下那棵蒲公英长出了四朵小黄花,像一个个金色的小碟子。大花猫躺在蒲公英旁边晒太阳。人、花、猫、小院儿、阳光构成了一副和谐而静谧的画儿。
快中午了,我起身回屋做饭,娘继续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不大工夫,娘也回到屋里,一边走一边说,刚才那猫一翻身,压到蒲公英上了,那几朵花儿都躺到地上了,我把猫赶走了,在蒲公英的旁边放了两块儿砖头。
吃完午饭,我去西屋放油壶,看到蒲公英的花儿直直地立在那里,丝毫看不出被大黄猫压过。我蹲下身子,看了看,又摸了摸花茎,竟没有留下一点点的伤痕。它是不是有内伤?第二天早晨六点刚过,我一咕噜爬起来,穿好衣服就跑到院儿里去看那棵蒲公英,花茎和叶子紧紧地挨在一起,花瓣儿紧紧地包裹在萼片里。我心里泛起了一丝婉惜。上午十点左右,四朵金黄色的花儿正迎着太阳盛开。我又惊喜又感叹。惊喜它又迎着太阳开放了,感叹它生命力如此顽强!因此,这棵小小的蒲公英成了我疫情期间居家的牵挂。
晴天里,太阳刚出来时,蒲公英花儿就在花茎上翘起小脑袋,但花儿还是闭合的,像睡眼朦胧的小娃娃。随着太阳的升高,花茎渐渐地直立起来,花朵也渐渐地绽开。上午九点左右,闭合的花渐渐张开,像一个小酒杯;到十点钟,花朵开得大一些,像孩子吃饭用的小碗;十一点钟左右,阳光洒满小院儿的时候,花朵就绽放到了最大,像倒扣的小金盘。这样保持几个小时。下午两点多钟,西墙挡住了阳光,花朵开始慢慢闭合,花茎也慢慢地向地上的叶子靠拢。太阳落山了,蒲公英的花朵包裹进萼片里,然后隐藏进肥大的锯齿形的叶子中间,伏到地上,等待第二天的开放。
阴天时,蒲公英的花茎在白天是直立的,但它的花是闭合的。花萼紧紧地包裹着花瓣,不想让花瓣露出一点儿颜色。然而,俏皮的小花还是冲破花萼地包裹,把金黄色的花瓣漏出那么一点。
有一天上午,阳光明媚,花朵绽放出了笑脸,沐浴在阳光里。午后,天渐渐地阴下去。不一会儿下起了小雨。我赶紧跑出去,看到雨点儿不断打在那棵蒲公英的花和叶子上,一滴、两滴……十滴,花瓣儿渐渐地聚拢起来。一会儿,工夫花瓣儿就不见了,被萼片紧紧地包裹起来。
大自然多么神奇呀!
这棵小小的蒲公英给我增添了许多的乐趣,拂去了所有寂寞。
我爱蒲公英花,爱它多变,爱它金黄,更爱它不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