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出“乳腺增生”,很多人最担心的是:会不会癌变?对于乳腺增生,虽然没有必要过度紧张,但是也不能无视它,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从乳腺增生到乳腺癌仅5步
第一阶段: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岁—35岁,症状表现较轻,是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
通常是因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而引起乳腺腺体充血肿胀所造成的生理性反应,可伴有胸部肿胀、疼痛,腋下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及时医治,大部分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第二阶段:乳腺腺病 乳腺腺病也被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症,这个病症是乳腺初期增生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从小叶增生发展到乳腺导管扩张,称为乳腺腺病,多发于30岁—45岁,症状表现严重(胸部肿胀、疼痛等)。严重导致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肤色晦暗等系列反应。
第三阶段:囊性增生 囊性增生又称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是乳腺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多发生在40岁—55岁,症状表现非常严重。
这个阶段增生的癌变率在70%以上,必须积极治疗和定期检查,这个阶段乳腺增生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抑及恐惧心理。
第四阶段:乳腺囊肿病 乳腺囊肿病会使部分病人发生短期内突然囊性变得特别大,甚至乳腺囊性变的周围组织发生其他的恶性变化。
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性肿块,癌变率90%以上,需要及时干预。
第五阶段:乳腺癌 乳腺癌多由囊性增生和囊肿进一步发展而来,乳腺癌的早期治疗首选手术,保乳与否应根据具体情况。
导致乳腺增生的因素
乳腺增生不是什么大病,属于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疾病。近年呈现年轻化趋势,体检中很多二十几岁的女性也被查出有乳腺增生。
情绪、压力 乳腺增生与女性的内分泌以及情绪有很大关系。女性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脑皮质脑功能的稳定。因此,精神因素对乳腺增生的影响也很大。
很多女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大、抑郁等状态中,引发的内分泌失调,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也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增生。
反复流产、内衣过紧 性生活失调、反复流产、穿戴过紧的胸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影响乳腺健康。
吸烟、饮酒 有长期抽烟、喝酒习惯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疾病。
预防乳腺增生 三类女性要注意
乳腺增生多年不愈的女性 乳腺增生是一种慢性疾病,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应当积极进行乳腺保健与治疗。同时,在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应该积极治疗避免发生恶变。
反复流产的女性 反复人流后产生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乳腺也是一种刺激。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也应该格外注意乳腺增生等其他乳腺疾病,遗传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影响每个人的健康状况。
预防乳腺增生 记住以下几点
1.保持愉悦的心情。
2.生活规律,适当进行跑步、扩胸等可以增强胸部健美的运动。
3.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少熬夜。
4.尽量不要使用含有激素的美容产品。
5.减少高能量补品及食品。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绿叶蔬菜、新鲜水果,不要自行服用含激素的口服液,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更不要借助这些补品来改变雌激素水平下降的现状。
此外,要注意定期筛查:年龄在16岁—50岁的女性,都应定期进行乳腺普查,月经后第3天—7天是最佳检查时机,可通过自查、触诊、钼钯等方式检查。
20岁—35岁的女性应每3年进行一次红外线或乳腺外科检查。
35岁以上的女性应1年—2年做一次乳腺筛查。
5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高危人群(乳腺病家族史、卵巢癌、腺体癌),有重度增生的女性应半年检查一次,积极观察。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