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蔬菜界,香菜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爱它的人视其为美味,讨厌它的人甚至闻到气味就受不了。评价两极分化的香菜,因高销量登上“国民蔬菜榜”。
2月24日是“世界讨厌香菜日”。今天,专家为您分析人们对香菜的爱与恨,并为它的营养优势“正名”。
香菜跻身
“国民蔬菜榜”
有外卖平台统计过,订单备注栏里出现最多的要求是“不要香菜”;在食堂、饭馆、小吃摊等场所,经常会听见有人喊“多加香菜”。那么,爱吃香菜和不爱吃香菜的群体,哪派人更多?
据英国的一篇论文显示,根据地区和种族差异,约有3%—21%的人不爱吃香菜。其中,东亚人占21%,远高于占比17%的欧洲人和占比14%的非洲人;拉丁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为4%和3%。
对此,专家猜想,或许是因为东亚国家更常在料理中添加香菜,人们能频繁吃到它,所以讨厌者比例也高。
按照数据的差异性,可以从中看出,相当一部分人更爱香菜。据某平台发布的经济大数据显示,香菜销量近百万份,力压土豆、西红柿、洋葱和胡萝卜等食材的销售份数,跻身“国民蔬菜”行列。
在日本,香菜更是以层出不穷的形式出现在餐桌和零食中,例如香菜乌冬面、香菜薯片、香菜炒饭等,排行“日本国民热门食材”第一名。
香菜的“特殊气味”
来自哪里
在“是否爱吃香菜”这件事上,不爱吃香菜的人通常承受了太多委屈,不仅会被认为挑食,还有些人甚至被贴上“矫情”的标签。
遗传学研究表明,对香菜味道的不同感受,可能源于嗅觉受体上的基因差异。
香菜的味道主要由甘露糖醇、正葵醇、壬醇和芳樟醇等多种挥发油物质融合而成。美国
一项研究发现,全球约15%的人患“香菜恐惧症”。吃了香菜后觉得有肥皂味的人,通常携带一种名为“OR6A2”的特殊基因。这类基因参与人体嗅觉味觉功能,并且对醛分子特别敏感,这种化学物质具有香菜气味,即所谓肥皂味。
遗传变异在对香菜的味觉感受中占有一定比例。并且,另一种与气味相关的基因、两种与苦味相关的基因,也会影响对香菜的味觉。
3个优势
为香菜“正名”
虽然香菜因特殊气味受到一些人的冷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营养性价比很高,适合大多数人吃。
营养素含量高 香菜中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钾等微量元素含量都不低,其中维生素C含量达到48毫克/100克,钙含量高达101毫克/100克,接近牛奶。
适合生食 香菜的气味除了对口感产生影响,还有个巨大优势:很少有虫害,一般不需要喷洒农药。因此,它更适合生食、泡茶和做菜用。
帮助消化 香菜性温味甘,能健胃消食、发汗透疹、祛风解毒。
对于实在无法接受香菜味道的人来说,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烹制时,将香菜焯水或是多炒、多煮一会儿,这样可以去掉挥发油成分,从而使其味道变淡。
应注意的是,长时间的高温烹煮会破坏香菜中一些营养素,损失一部分营养物质。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