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工作的医院附近,经常有一位老奶奶坐在医院门前的花坛边做童鞋、卖童鞋。听说老人已过百岁,但身体很好。我不由得对老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人告诉我,她婆家姓杨,娘家姓关。她出生于1921年,老家在四川省宜宾市的农村。
老人年轻时,身体并不怎么好,经常不明原因地晕倒,因此,老人曾先后两次骨折。说到这里,老人拉着我的手,让我摸她的背部,果然,老人的背部有一处突起。另外,因为股骨骨折过,老人走路稍有点跛,所以她手边总是放着一根手杖。
老人告诉我,她现在和最小的儿子一起生活。小儿媳妇已退休,买菜、做饭等家务活都是小儿媳妇来做。老人说,有时,她主动要帮忙,小儿媳妇却总是说:“我们各人有各人的分工,我做饭,您做您的针线活。”说到这里,老人心满意足地说:“我吃现成的。”但老人的衣服总是自己洗,从不让别人帮忙。
老人说:“我从没有和谁吵过架。有一些老人跟我讲他们跟儿媳妇之间的矛盾,说儿媳妇怎么怎么不好。我就说,不能全说儿媳妇的不是,老人先要有慈爱心,晚辈才会有孝心。”
老人常念叨着她在四川的大儿媳妇。老人说,她来这里已经有7年了,走时,大儿媳妇哭着舍不得让她走。老人说,大儿媳妇已有81岁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去年秋天,小儿子打算陪老人回宜宾老家,看看她90多岁的妹妹和大儿子全家,但小儿媳妇担心长时间乘车老人身体受不了,就没让她去。老人说:“我听儿子、儿媳妇的,他们考虑得周到。”
老人记忆力很好,很健谈,滔滔不绝地给我讲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但说得最多的还是儿孙们的孝心和周围人的关心。
这位老人为何百岁高龄还思维敏捷、身体强健?她用动情的讲述回答了我的疑问——是因为她保持着一颗仁爱、宽容、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