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住院,很多患者因手术、失能、年龄大等原因,需要陪护。当下,陪护问题主要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请护工来解决。由家属陪护,很多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白天还要上班,且不少为独生子女,往往“一人生病,全家累瘫”;请护工陪护,当下护工群体存在入职门槛低、专业素养差等问题,且这项开支已成为不少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群众、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通过改革实现患者住院“零陪护”,即患者住院后,陪护工作由医院来承担,并提出实现“零陪护”的不同路径。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由医院来招聘和管理护工,为患者提供陪护服务;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取消护工,补足护理资源,实行护士分级,由护士助手、助理护士为患者提供陪护服务。同时,应降低陪护费用,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
“一人生病,全家累瘫”怎么解决
对这个问题,一位政协委员建议:可由医院直聘并管理护工,承担患者陪护责任。
父亲因中风住院,儿子白天上班,晚上陪护,一年多后,儿子突发脑溢血去世。这件事,深深触动了这位政协委员,因此,她在今年的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名为《关于解决住院患者陪护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希望通过改革实现患者住院“零陪护”。
“现在的陪护,基本上是由家属或者请的护工负责,‘零陪护’并非无陪护,而是医院提供陪护,不需要家属提供陪护,但家属可以探视。”这位政协委员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
上文提到的那位父亲,是这位政协委员儿媳妇的舅舅。这位父亲的妻子已经去世,30多岁的儿子一直未婚。父亲在2020年中风后住进医院,儿子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陪护。前不久的一天,父亲去世,儿子当天突发脑溢血,经医院抢救无效,也去世了。
在这位政协委员看来,一个人白天工作,晚上陪护,持续一年多照顾病人吃喝,压力太大了,“若能由医院统一安排陪护,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她说。
这件事让这位政协委员意识到,病人住院后,陪护难成了患者家属的另一种痛,尤其是那些病重、失能、术后、产后以及因病不能自理的住院患者。
这位政协委员解释说,长期以来,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观念,父母患病住院,子女床前侍奉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即使子女在身边,很多也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要照顾4个老人甚至更多老人,老人生病全部由家属陪护很难做到。
据这位政协委员调研、观察,所有住院病人中,70%以上需要陪护。但目前陪护情况不容乐观:主要由患者家属和亲戚朋友轮流值班陪护,家里人力不足的通过中介请护工;由家属陪护的,家属基本上都感到非常疲劳。白天上班,晚上陪护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通过中介请的护工,不专业、流动性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是普遍现象;护工与医院之间无任何劳务关系,因此医院无权管理护工。
“护工收费高,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不高,患者家属也经常为护工问题而感到苦恼。”这位政协委员说,家属陪护压力越来越大,子女要面临照顾老人、照顾孩子和上班的三重压力,往往“一人生病,全家累瘫”。
护士配备普遍不足,难担生活护理职责
那么,能否由医院的护士承担患者所有的护理工作呢?
记者了解到,医院目前的护理资源难以满足患者需要,因为护士太缺了,应对医疗护理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让护士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职责了。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医院床位数与护士比应不低于1:0.4,即一个病区如有40张床位,护士应不少于16人,但现在很多医院的护士配备低于这个数。
“医院护士的工作主要是医疗护理,完成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如输液、抽血、发药和大量护理文书,还要值夜班、午班,另外有各种学习、晋升职称等压力,护士工作量基本满负荷,没有额外时间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一位专业人士表示。
据悉,有的医院病区有几十名患者,仅有两名护士值夜班,一名护士上大夜班,一名护士上小夜班,跑不过来。有时候,院方甚至不敢多收病人。
目前,发达国家医院普遍不存在需要家属陪护和自请护工陪护的现象,住院期间所有护理均由医院安排,家属只需要签字、交钱、按规定时间探视就可以。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和世界接轨,护理问题亟须解决。
实行患者“零陪护”,减轻家属陪护负担
针对住院患者陪护难问题,不少人建议实行“零陪护”,即从公立医院开始并全面推广,所有住院患者由医院根据护理级别进行护理,所有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由医院统一安排,不需要家属或者家属请的护工陪护,以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
要实行“零陪护”,首先医院需要增加护士配备,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要求,让床位与护士之比达标,由护士负责患者的医疗护理。其次,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陪护队伍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可依托医院组建护工队伍,护工需要通过培训、考核、发证后上岗。护工应接受医院管理,医院护士对护工应有管理、指导和培训的责任,护工出现问题,医院应有处罚权,对不适合当护工的人员,医院应有解聘权。
此外,护工应和其他工种一样确保有休息的时间,和医生护士一样,由科室统一排班,并根据护工的护理特长,安排护理不同的病人,根据其工作能力和工作量设置不同的薪资。还要鼓励护工学习,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也可以通过考核晋升护工级别,增加护工工资待遇。
护工队伍的人员从哪里来
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在职业技术学校增加护工专业,对初中、高中毕业未能进一步深造的年轻人进行培训,以解决部分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针对请护工费用不低、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重的问题,专业人士表示,护工的薪资如果纳入医保统一支出,就会增加医保压力,因此可以采取折中的办法——医疗护理部分从医保支出,生活护理部分为自费项目,由患者自付。护工的护理费用价格计算方法应该由物价部门制定价格指导标准,医院按规定收费,防止护理费过高而加重患者的负担。医院在承担生活护理项目后应加强管理,承担更多责任,可以购买患者住院意外险以防范相关风险。
人们呼吁,解决住院患者陪护难问题势在必行,否则将严重影响患者家庭的正常工作、生活。只要有关方面加以重视,有所举措,“陪护难”问题就一定会得以解决。
据《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