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1日
第15版:15

尜尜汤

■白世国

深冬的一场雪,使得道路难行。下班前,我给父母打电话,问是否需要买菜送去。电话是母亲接的,说备下的菜还够吃几天。闲聊几句,得知母亲正要做尜尜汤,我便说待会儿过去。

尜尜汤是我少年时母亲常做的饭食。那时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父母正值壮年,种着十多亩庄稼,还开办酱醋作坊,起早贪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新生活。日子越过越好,但父母依然保持省吃俭用的习惯,贴饼子、蒸窝头、做尜尜汤时,玉米面里多掺点白面就算改善了。

母亲做尜尜汤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在瓦盆里放入两三碗玉米面,再掺多半碗白面,放葱花和盐,加开水烫一下,和得软硬适中,攥成一个个尜尜放在盖帘上。母亲把锅烧热,切几刀油脂炝锅,热锅里发出呲呲的声响,待油脂都融化了,再放葱花、菜梢,炝锅的香味溢满屋子。母亲向锅里加水,烧开,把尜尜溜入沸水中,再烧两三个开,尜尜汤就做好了。

但那时候,我不喜欢吃尜尜汤,而是盼望烙饼、蒸馒头。当时我在离家几里外的邻村小学上五年级,中午步行回家吃饭。冬季的一天,我进了家门,家人正围桌而坐,饭桌上热气氤氲。我一看是尜尜汤就不高兴了,闹情绪说顶着北风跑这么远的路竟然吃尜尜汤。母亲劝解说,这有汤有水、有干有稀,吃着多舒坦。无奈之下,我也只好勉强吃了一碗。

那时候,我说不清为什么会挑剔饭食。不吃茴香馅,蒸包子不让母亲放姜,炒菜不让放花椒,吃面条不放香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不再挑剔。

凛冽的风,把我从回忆中拉回现实。我赶到父母那里,母亲做的尜尜汤正要出锅。和过去不同的是,母亲是用肉馅炝锅,尜尜不是攥出来的,而是在案板上拍成厚片再切成的菱形块。出锅时,母亲又点了香油,放一把鲜葱花和香菜。

窗外冷风呼啸,屋内灯火可亲。我捧着满满的一大碗尜尜汤,还没喝就已经暖到脚后跟了。母亲又端上半碗咸萝卜条,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大碗尜尜汤黄绿相间,汁浓味美,尜尜既筋道又好吃。

我边吃边和父母说起过往岁月,说起他们麦收时,凌晨三点就下地;冒着大雨,去给玉米苗上化肥;寒冬腊月给麦子浇冻水,夜里睡在漫洼里……那时的他们多健壮,多辛苦。

望着父母佝偻的身影、苍老的容颜,我感慨时光的不可逆转。今后,我一定多抽出时间陪伴父母,陪他们一起吃饭,听他们唠叨。与年迈的父母在生命中映照彼此,温暖彼此,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事情。

2022-01-21 ■白世国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7320.html 1 尜尜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