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3日
第08版:08

清真三哥烫面饺:

80年代的食堂老味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马三哥正在包饺子

冬天的运河边上尤其冷。天一黑,行人被寒风收进热气朦胧的店里,透过玻璃只能见到模糊的影子。

清真三哥烫面饺就开在河沿儿边,店面细长,窄窄一个,里面排着六张桌。进屋坐定,抬头看,隔岸的清风楼被四四方方地框在店门中。夜里,楼的轮廓因成串小灯清晰可见,隔着塑料门帘向外望,一恍神,不知身在何处。

老板马三哥正在传菜。等了一会儿,才有工夫坐下聊。

面皮薄如纸

肉馅鲜香甜

马三哥年轻时在一家国营单位的食堂上班。他的窗口只卖烫面饺,而且只有一种牛肉大葱馅。一屉十个,标价两元,在当时属于奢侈品。后来自己出来做餐饮,开了这家店。开店时间不长,不到一年。

说话间,一屉烫面饺呼呼冒着热气被端了上来。

“我们家的饺子,好不好看?”又包饺子又端菜的大姐有点儿得意。

好看极了。腾腾雾气中,看见饺子个头儿像小孩拳头那么大,收口捏成灵巧的荷叶边儿,皮薄如纸,褐红色的牛肉大葱肉丸隐约透了出来,素三鲜点点翠绿。

拿筷子轻轻夹起底部才不易破,软软的饺子皮像个口袋,与肚里的馅料丝毫不粘连,鼓鼓囊囊,透着憨厚可爱。

捡个肉馅饺子,咬破一个小口,吮吸饱满鲜甜的汁水,饺子瞬间瘪下去。咬上一大口,大如乒乓球的肉丸在晶莹剔透的饺子皮中展露出来,咸香弹牙。大葱又增添了一丝清甜味,更加好吃。

素三鲜里也实实在在地包进一颗大虾仁,韭菜细嫩。吃时,浸满汁水的饺子皮在筷子之间微微颤动,十分诱人。另有茴香牛肉、韭菜牛肉、瓜肉馅,各有特色。

一口气居然吃了9个,肚里尚有空闲。马三哥在一旁看着,眼神有些诧异:“别的姑娘也就吃三四个。”

他心里十分高兴,这是对烫面饺最好的褒奖。

创新与传承

烫面饺,顾名思义,就是用沸水和面,再掺入凉面,这样做出的面团柔软弹牙,好消化。

“再多说就被人家偷学了去。”马三哥开玩笑说。

烫面饺的绝佳搭配是酸辣汤。只有最“内行”的老饕才会点上一份。一大屉烫面饺配上一碗又酸又辣的热汤下肚,运河边上溜一遭,舒服极了。若想再丰盛些,就再要一份清爽可口的芥末拉皮。

如今单独开烫面饺子馆的不多了,马三哥想把老味道传承下去,再加一些诸如“海三鲜”“肉三鲜”之类的创新口味。

“海参、鱿鱼、虾仁,这三样做馅,味道特别和谐,鲜美无比。”马三哥正慢慢摸索新的味道。

被问及想达到什么程度时,马三哥想了想说:“以后提到沧州美食,不只能想起羊肠子,还能想到这烫面饺。”

2022-01-13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清真三哥烫面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6480.html 1 80年代的食堂老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