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失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人因此误吃腐败的食物,有人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味、花香的曼妙,还有人因注意不到烧焦的气味,而无法预防火灾的发生……
现代人在不良用鼻习惯、病毒感染、外伤、空气污染、化学品等的刺激下,嗅觉仿佛渐渐“失灵”了。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现在,专家告诉你,嗅觉下降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鼻子突然失灵,原来是这几种疾病悄悄找上你。
嗅觉一动四处都通
鼻腔有呼吸和产生嗅觉两大功能,鼻腔顶部和上部负责嗅觉,下部主管呼吸。
嗅觉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感知周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突发险情,可以说,嗅觉一动,各个器官都会配合“作战”——
增强食欲 香气扑鼻的美食能够使人食欲大增,而臭味或腐败的味道会使人自动远离,这些都离不开嗅觉的刺激。
感冒时,通常闻不到味道,食欲会发生一定减退,也是这个道理。
帮助记忆 嗅觉作为大脑里最古老的器官,与情感记忆的连接很强烈。
人们闻到某种特定的味道时,烤串的油烟味、雨后青草味都可能触发一场时空旅行,能够瞬间勾起久远的回忆,这是因嗅觉建立了相应的神经反射。
发现危险 有关研究表明,嗅觉可以区分很多威胁健康和生命的气味。
比如,火灾发生时,一些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烟雾通常有毒且具有特殊气味,人在闻到后能够及时发现危险,灭火或逃离现场。
影响情绪 人在闻到花香或食物香味后,心情会变得舒畅。嗅觉不好的人情绪通常也会受到慢性影响,对周围事物及环境淡漠、焦虑、抑郁等。
专家指出,嗅觉下降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不仅威胁健康,还会造成生命危险。有研究表明,嗅觉障碍患者发生意外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嗅觉下降警惕4种疾病
鼻腔、嗅区黏膜和神经、大脑中枢功能和结构的正常是保证嗅觉的重要环节。嗅觉受许多因素影响,当你发现嗅觉下降时,很可能是身体已经被疾病缠上——
外伤和肿瘤
颅底、颅中窝的骨折,可能损伤嗅细胞和嗅神经,导致嗅觉障碍。
患上胶质瘤等颅内肿瘤疾病,有时会侵犯嗅神经,在头痛或颅压过高等症状尚未出现时,可能首先产生嗅觉障碍。
病毒感染
发生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时,病毒会导致神经功能丧失,造成嗅觉下降。近两年流行的新冠肺炎,早期症状包括嗅觉下降或失灵,就是病毒感染导致的。
鼻炎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过敏性鼻炎、普通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各类鼻炎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过敏性鼻炎患者多达2.4亿。
当炎症控制住或做了相应手术后,嗅觉是可以恢复的。
阿尔茨海默症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神经功能会慢慢退化,嗅觉下降就是症状之一。
老年人应保持心情愉悦、注意休息,患有鼻炎等鼻部疾病应及时对症治疗,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延缓嗅觉退化。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嗅觉神经也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嗅觉下降。
此外,嗅觉还与气温、湿度有一定关系。在受到具有强烈气味的化学品刺激后,嗅觉会出现暂时或永久损伤。部分人嗅觉细胞先天性发育不良,嗅觉也会受到影响。
身体发出的“隐性信号”
嗅觉改变有时是某些疾病的隐性信号,通常会先于其他症状出现,但常常被忽视。出现以下情况要尽早就诊——
轻微改变
嗅觉下降早期不容易被发现,通常是轻微的改变。
当周围人能够闻到很多气味,如强烈的臭味、发霉的味道等,但自己却感觉不到时,预示着嗅觉发生减退了。
此外,还要警惕味觉的突然性改变,例如无法感受到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时,也要注意嗅觉是否出现障碍。
嗅觉倒错和幻嗅
出现嗅觉倒错的情况时,患者无法正常感知真实气味,可能闻到臭的味道但认为是香的,或将香味感受为臭味。
幻嗅是指患者会闻到原本不存在的味道,即“凭空捏造”。
上述两种情况往往和神经官能症、焦虑或抑郁等因素有关,属于神经和心理上的问题,嗅区功能其实正常,在接受相应治疗后能够恢复。
嗅觉失灵不能随意用药
及时进行嗅觉检查 一些医院设有专门的嗅觉检查科室,嗅觉发生异常改变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通常情况下,若检查鼻腔后未发现问题,就会进一步利用CT或核磁进行全方位检查。
改善日常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尽量避免感冒,如生病要及时治疗。
病毒感染可造成嗅觉下降,虽然大多数是暂时性的,但是如果患病时间长,可能就会引起慢性鼻炎,导致嗅觉下降或失灵。
吸烟和饮酒都会引起嗅觉下降,建议有这类不良习惯的人尽早戒掉,保护嗅觉。
专家提醒:鼻炎发作时不要随意使用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否则会导致药物性鼻炎的发生。想要保持嗅觉的活性,平时可以多闻一些新鲜的气味,能够有效刺激嗅觉细胞。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