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4日
第18版:18

为一首诗正名

□兰风雨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火了一千多年。正所谓美得极致,乱得可以。因其美而生乱,因其乱而添美。历朝历代,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文人们,一来好之,二来亦酸。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说: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此后质疑的人越来越多,质疑的点也越来越多。以致成为了一桩公案,到现在也无法厘清。

综其主要疑点,大概有五。一是此诗不通。开始是“月落乌啼”,最后是“夜半钟声”。半夜里怎么能有月落和乌啼呢?二是人们都知道晨钟暮鼓,寺庙半夜里敲钟岂不怪哉?正像欧阳修所说三更不是打钟时。三是枫桥明明架在运河之上,为啥要说江枫渔火,难道张继河江不分吗?四是霜满天有误。霜本是寒冷天气在地上或附着物上的晶体,怎么会跑到天上去?五是封桥如何变成了枫桥?

围绕着这些疑点,好事的文人们争来争去,最后似有结论的是“夜半钟声”。南宋文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盖公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山寺实以夜半打钟。《唐诗纪事》中也说:此地有夜半钟,谓之无常钟。继志其异尔。欧阳修以为语病,非也。到底是欧老爷子孤陋寡闻,还是叶梦得们证实无据,真相不得而知。反正也算有结论了。

再就是江枫渔火。有人解释为江枫不是江边的枫树,江是江村桥,枫是枫桥。两桥相距仅二三百米,目之所及。渔火当然是这段距离里的景物了。这样解释很地理也很实际。天知道,说不定当年张继真的就是看见了两座桥边的渔火才写下这一句诗眼。

最难的还是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和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不合拍,时间上无论如何也说不通。于是多种解析油然而生。有的臆想为逆行笔法。说张继先写拂晓景象,而后回溯到夜半三更。有的说凡事都有偶然,乌鸦半夜休息不假,但受到惊扰就会啼叫。还有的讲不通就绕着走,讲解时避开这些问题。总之五花八门,没有定论。

那么,有没有一种解释是真相或者更接近真相呢?可以肯定地说:有。这首诗的时间线是从黄昏一直写到夜半。从夜行写到夜泊。感情线从月落乌啼开始,到夜半钟声达到高潮。具体解释如下:皎洁的月亮落进一片乌啼鸦噪声中,乌鸦的黑暗,更反衬出月色的惨白和逼人的寒气。江山飘摇,枫秋萧杀,渔火寂寥,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叶飘蓬,何处天涯?又听寒山寺传来夜半钟声,更加令人惊悸不安。只好夜泊于此,对愁而眠了。

关于这样解释的理由有五点:

1.这首诗的大背景是唐朝天宝年间的战乱。

张继是为避乱而远走他乡。漂泊零落,一腔悲愁。所有景物都会刺痛诗人敏感的神经。特别是黄昏时分,寒鸦聒噪,秋凉骤增,惨月如霜,更加之寒山古寺,夜半钟声,面对这一切的一切,诗人怎么能安然入睡?又怎么能不一吐为快呢!

2.这首诗非常符合张诗“事理双切”的特点。

虽然愁思茫茫,但波澜不惊。张继好像不动声色,把身边景物信手拈来,像在吟风弄月,实则悲愁极焉。同是一个愁字,既不像李白的“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那样悲从中来,愁绝天地。也不像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直抒胸臆,千古一叹。张继的愁被他打磨得如同千年古寺的夜半钟声,旷远幽空,回响无穷。

3.这首诗中的“枫桥”不是传讹所致,而是作者的主观故意。

当年张继听说这座桥的名字叫封桥的时候,真是正中下怀,因为这正契合了他心中那个枫秋萧杀的文学意象。由此封桥就毫无悬念地变成了枫桥。此一改,成就了一首诗,成就了一个诗人,成就了一座寺庙,成就了一座城市。

4.这首诗意象密集。

但这些意象不是并列的,而是套叠的。现在大多解析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形成了二二三的节奏。实际上应该是四三的节奏。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亮落进乌啼里,所以才霜满天。乱世秋夜的渔火,对着一腔悲愁。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半夜的钟声里,客船到了。

5.作诗不是写论文,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经年不绝,其关键就是那些客观景物已经被作者的感情融化,有了生命的温度。诗才能鲜活灵动,才能产生共鸣。

有人说霜怎么会跑到天上去?认为是作者的笔误。我想这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大家可以想见,一个悲愁满怀的人看见的月光还能是明媚的吗,还能是皎洁的吗?只能是惨白的,寒凉的。张继用霜满天形容此时的心情再贴切不过了。

综上所述,理其真笔。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诗之乱,系心者广矣。为其添美耳。

兰风雨

曾任南皮县委宣传部长,沧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沧州市广电局局长等职。作品发于《人民日报》等报刊,出版诗集《诗路花雨》。

2022-01-04 □兰风雨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5571.html 1 为一首诗正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