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时,每年秋季开学之后,学校都会给女生们额外加一堂课,教她们怎样去除头发里的虱子。有些男生不懂事,放学之后还想留在教室里旁听,每每被老师驱逐。后来,长大了,才明白了——女孩子爱美,头发里若有虱子,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男生则无所谓。
上世纪70年代,就连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女学生头上长虱子都是极普遍的事,可见当时的卫生条件之差——没有条件经常洗头。我虽没有上那堂除虱课,但也学到了一些杀灭虱子的技巧,那就是用浸了白酒的毛巾裹住头发,这样睡一晚,虱子就会被酒精杀死。
如今,和晚辈说起这件事,他们自作聪明地说,那时的女生们,如果和男生一样剪短头发,不就没有这种烦恼了吗?然而,那年月,除了极少数被称为“流氓”的人,谁敢在发型上标新立异?
几年后,或许是因电影院放映的外国电影渐渐增多,卷发便成了时尚,而小镇街上的大多数理发店还没有烫头服务,许多女性便开始自己琢磨烫发技巧。我姑妈就买了一把烫发梳,银白色的金属材质令它看上去就十分昂贵。那时,我们家属院里已经有了管道煤气,姑妈将这梳子放在煤气灶上,用小火烤一会儿,然后对着镜子自己烫头。随着一股轻烟升起,屋子里顿时弥漫了焦糊味……
据说,当年,烫发之风盛行于全国,在上海才可以买到专用的金属梳子。那时,小镇上的年轻女子大多是用火钳烫头,而这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火钳在煤炉上烧得不够热,就烫不弯;而若太热,就有烫伤头皮、烧毁头发的危险。风险虽不小,但挡不住女人追求美的热情。由此可见,那时候,经济条件已经有所改善——只有吃饱了,才会有这闲情逸致去“折磨”头发。
土法烫头,弄出来的发型有些不伦不类。最近看了一个纪录片,影片里说,从1978年起,北京市就正式允许女人烫发了。然而,理发店只能给艺术工作者提供此类服务,需要凭单位介绍信才能烫。于是,有些爱美人士,专门守候在理发店外,一旦守到一个艺术工作者,就赶紧冒充自己是和她一起来的同伴,跟她一起进去烫发。
一晃40多年过去了,这期间,许多领域的变化,大家通过媒体都能了解到。而头发那些事,也许过于琐碎,一直属于冷门琐事,鲜有人谈及。于是,我有时便对年轻人说起上述事情,他们听着都觉得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