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管“垃圾”不清,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真相:根本没有所谓“血管垃圾”。
“血管里面有垃圾,如果不清理,这些垃圾就会慢慢蓄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百病缠身。”这种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专家指出,血管里根本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人体正常的“代谢废物”。正常情况下,“代谢废物”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的排泄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我们平时适当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
2 有些食物一起吃会中毒?
真相:“食物相克论”是错误的。
相信不少人一定听过所谓“食物相克”的组合: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否则容易结石;维生素C和海鲜不能同吃,否则会中毒……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表示,食物相克并没有科学依据。一些人在吃了所谓的“相克食物”后确实出现身体不适,这通常是因季节性原因、食物本身有毒、食物变质等因素引起的,与“食物相克”无关。
3 换季输液可通血管?
真相: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换季了,又该输输液、通血管了。”每到换季,都有老年人靠输液通血管。
专家指出,“输液通血管”没有任何科学依据。那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剂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血栓,看似鲜活有道理,实则没有科学依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对脑卒中后,每年定期输液和不输液进行科学的临床对比研究。输液反而可能引起心衰、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诱发或加重疾病。
4 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
真相:中药也是药,是药三分毒。
随着中医热,不少人喜欢用中药养生。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媒体报道中,也有服用3个月中药而出现中毒肝衰竭的。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天然的,并不能说天然的就没有副作用,它的副作用相比西药是未知的,因此我们对于中药应该更加警惕。许多人长期服用中药,一吃就是三五个月,一些专家建议长期服中药的人定期去查肝功能。
“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的观念得改改了,中药也是药,用前一定要请教医生。
5 经常按摩淋巴能排毒?
真相:淋巴排毒根本是个伪概念。
一些美容养生会所会有“淋巴排毒”的项目,声称按摩淋巴可以起到排毒治病的疗效。
专家认为,淋巴排毒根本是个伪概念。所谓淋巴排毒,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健康状态下,淋巴是不会堵塞的,它们自己就会正常循环,根本无须按压排毒。相反,如果淋巴真的堵塞了,这是疾病,就不能乱按。反之还会扩散,加重病情。
6 多吃碱性食物有益健康?
真相:这是个骗局。
“酸性体质容易得癌症!”“碱性饮食有益健康!”这些说法你听过没有?
这个理论的创始人是来自于美国的罗伯特欧阳。据悉,2002年,罗伯特一口气写了4本书推广酸碱体质的概念,并先后出版了《酸碱奇迹》系列丛书。然而“酸碱体质理论”骗局真正被揭穿,是因美国一位癌症患者被这套说法忽悠,放弃了正规的化疗,采用罗伯特欧阳的碱性疗法治疗,最终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Ⅳ期。这种疗法,竟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
罗伯特欧阳因此被告上法庭,他当庭承认是骗局。
7 清淡饮食就是吃素?
真相:会造成营养不良。
对于“三高”患者来说,医生都会建议清淡饮食,不少人觉得是有菜没肉,又或是水煮青菜。
清淡饮食并不意味着就是吃素,鱼、肉、蛋、奶一口都不吃。正常人天天只吃水煮菜,也会营养不良,更何况是患者。实际上,清淡饮食标准是少油、少盐、少糖。“荤”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的来源。比如,鱼肉、虾肉、鸡胸肉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很适合“三高”人群食用,前提是适量。同时,长年吃素未必就不会得“三高”。
8 适量喝酒,有益健康?
真相:最安全的饮酒水平是“0”。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一直以来流传下来的说法。然而,这个观点现在被证实也是不对的。
2018年8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导致了全球280万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同时,酒精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个疾病都有直接关联。
9 趁热吃,对身体更好?
真相:增加食道癌风险。
在吃喝的问题上,很多人认为吃热的、喝热的有助于保护肠胃。
其实,早在2016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饮用65摄氏度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专家指出,正常情况下,人体口腔和食管的温度是36.5摄氏度—37.2摄氏度,能耐受的高温是50摄氏度—60摄氏度,高温食物从口腔进入胃部的过程中,三个部位都很受伤。
10 内衣用消毒液浸泡更干净?
真相:化学残留会引发私处健康问题。
不少女人为使内裤洁净,会用消毒液来清洗内裤。
专家指出,用消毒液浸泡内裤,不仅不能完全有效杀灭上面残留的有害细菌,比如真菌,还有可能因清洗不到位,造成化学物质的残留,引发私处各种问题和病症。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