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
第04版:04

刘俐燕家庭:获评“全国教育世家”

本报记者 何晓玲

刘俐燕家庭获评“全国教育世家”

沧州骄傲

沧州骄傲

候选人事迹展示①

候选人事迹展示⑧

近日,教育部公布全国首批100个教育世家,我市第十五中学教师刘俐燕家庭榜上有名。

刘俐燕说,受她外祖父的影响,她的母亲和她们姐妹三人先后走上三尺讲台,演绎了一个“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动人故事。

祖辈扎根教育事业

刘俐燕祖孙三代结缘教育事业,要从她的外祖父孟祥生说起。

孟祥生是海兴县小山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孟祥生从事党的地下秘密工作,他的家就是党的秘密联络站。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孟祥生按照上级指示开办了学校。

当时,学生用的课本有两套,一套是没有政治倾向的普通课本,一套是由地下党组织编制,教育学生抗日爱国的油印课本。

敌人要来时,班里几个大点儿的同学就把油印课本收起来,埋在附近庙里的一棵大梨树下面,等敌人走了再取出来。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孟祥生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支前工作,为前线的将士们筹集粮草,赶制军鞋、军袜等,为地下党组织收藏和传送秘密文件、军用物资,营救、掩护伤病员。

经历这段艰苦岁月后,孟祥生悟出了“要救国、强国,先育人”的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他选择留在教育战线。在他的影响下,他的长子孟令田及长媳张淑玲、次子孟令山、女儿孟令兰先后走上教师岗位。

育人先育心

孟令兰受父亲的影响,在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主动选择当一名人民教师。

“当时,很多人说我是正规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有更好的机会。但是我觉得,教师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还能影响一个人的品质。”孟令兰说。

正是秉持着这样一个观念,孟令兰很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未成年人容易盲目冲动、盲目乐观,又经不起打击。对于学生情绪的变化,孟令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曾经,有名学生和家长闹矛盾,赌气放弃学习。孟令兰及时和他的家长联系,既做学生的工作,又做家长的工作。

经过孟令兰几次劝说、教育,这名学生终于打开心结,回归正常的学习。

孟令兰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不歧视、不放弃,而是因势利导,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从1968年参加工作到2003年退休,孟令兰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她曾被沧州市政府予以记功奖励。

教育理念代代相传

受外祖父孟祥生和母亲孟令兰的影响,刘俐燕和大姐刘莉华、二姐刘莉茹都走上了教师岗位。

她们姐妹三人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把德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刘莉华现任沧州市第十六中学英语老师及班主任。刘莉茹现任沧州市第八中学英语老师及班主任。

刘俐燕大学时报考了音乐教育专业,1997年参加工作后,她先后在沧州市大化小学、沧州市第十五中学任音乐老师。

刘俐燕说:“妈妈常教导我,教什么学科不重要,重要的是育人先育心。”

如今,刘俐燕在沧州市第十五中学不仅担任音乐老师,还负责德育工作等。她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先后被评为“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2017年,她被选举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河北省工作委员会委员。

2021-12-10 本报记者 何晓玲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3315.html 1 刘俐燕家庭:获评“全国教育世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