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6日
第14版:14

小田饸饹面馆

■侯美玲

小田饸饹面馆位于小街东头,老板是小田。其实,小田年龄不小,50岁了,该叫老田了,可他并没有为面馆改名字的打算。在他看来,大伙“小田,小田”地叫着,显得亲切,叫老田还真有点不习惯。

年轻时,小田也曾外出打工,流水线、建筑工地、长途运输,兜兜转转好几年,最后还是回到镇上。恰好有人转让饸饹面馆,小田接过来,将门头换成自己的姓氏。

北方人喜欢吃面食,饸饹面制作简单,小田有信心经营好面馆。可是,第一锅汤就给小田来了个下马威。开业第一天,小田烧了一锅开水,小心翼翼放了调料,做出来的汤却有一股苦味,无论加多少味精、鸡精,苦味总也去除不了。

母亲来集市卖鸡,见儿子一脸沮丧,听了缘由,微微一笑:“汤不好,缺只鸡。”说着,从笼子里取出一只芦花母鸡,小炖了两个小时,没加任何鲜味调料,已经香气扑鼻。

面馆直到中午才开张,那天气温骤降,冷冷的冰雨淅淅沥沥下着。学校刚刚放学,孩子们涌向小街,个个小脸冻得通红,从一家家饭馆门口走过,寻找自己想吃的美食。小田饸饹面馆鸡汤香醇,勾引着味蕾,孩子们咽着口水,陆续坐在位子上。

一下子坐了十几位小顾客,小田有点受宠若惊。饸饹是刚刚压好的,一团一团整整齐齐码放在竹筛上。小田定定神,烫热饸饹,浇入热汤,放入豆腐,撒上韭菜,淋上辣油,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

饸饹劲道、底汤鲜美、辣子油汪、豆腐白嫩、韭菜提香,一碗热气腾腾的饸饹端上桌,孩子们顾不得烫嘴,“呼噜呼噜”连吃带喝,一点不剩。

女孩吃饭文雅,不像男孩那般狼吞虎咽,她们小口品尝,看见了碗里的鸡丝,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对同伴说:“快看,鸡肉,真的是鸡肉。”

这一切都被小田看在眼里,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做食物要用心,更要有良心。比如一碗饸饹面,加几块豆腐已是高配,若是有鸡汤和鸡肉,对食客来说简直是顶配。只要用心、有心,一碗普普通通的饸饹面就能变成有内涵的面,这就是做面人的匠心。

小田饸饹面馆因一锅浓浓的鸡汤赢得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小田开心,饸饹做得愈发上心,面揉光揉匀,饸饹光滑劲道,汤也现熬现用,绝不含糊。生意越做越好,小田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小田饸饹只供应早餐和午餐,服务人群主要是镇上居民、打工者,以及附近学生。到了中午两点,学校上课铃声一响,小田准时关门。有人劝他卖完夜市再收摊,小田呵呵一笑:“不了,收摊回家,照顾老妈。”母亲年纪大了,陪母亲说说话,帮老人家捶捶背、捏捏肩,晚上回到自己小家,舒舒服服洗澡睡觉,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简单而充实。

物价上涨,别家一次涨一元,小田涨五毛。他说:“大家都不容易,尤其是这群学生,家里都不富裕,能吃一碗汤面也不容易。”

这些年,乡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孩子们从偏远乡村来到镇上读书,小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想法设法提升面的口感、香味和营养。听说海带、虾米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碘,他就一样样买来,免费加给孩子们。看着孩子们身体日渐壮实,他也心生欢喜。

2021-12-06 ■侯美玲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2834.html 1 小田饸饹面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