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多有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腰腿病、肠胃病、阿尔茨海默症、眼疾等,有的老年人因此而失能或半失能。因行动不便,老年人去医院看病拿药成了一件麻烦事,上医院做检查、治疗更是困难,甚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现实条件,可在以下几方面探索对老年人实行医养结合的路子:
首先,在医院设立老年人专用病房。可以在较大的医院建立老年人分院,或专门设立老年人病房,也可设立老年人单项病专用病床,实行“医护康养一体化”,坚持健康管理、医疗、康复、养老多项化服务。为照顾到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可以在老年病区开办老年大学分校,开设书法、太极拳等课程,以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这样会加速老年患者的康复。
其次,由医院与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合同。有些养老院的老年人反映,在养老院里吃喝不愁,日常生活有人照料,怕的就是看病不方便。为解除养老院里老年人的这一忧虑,可实行医院与养老院相结合,由医院定期给养老院里的老年人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由医院派医生定期巡查,给老年患者送医、送药;养老院与医院建立专线联系,做到有危重病人时医生随叫随到;也可在养老院设立临时病床,方便老年人治疗。
另外,实行“县(市)医疗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即在县(市)医院设立老年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社区设服务站,由服务站确定老年患者的家庭医生,形成三级网络,打造成半径3公里的15分钟服务圈,做到老年人呼叫15分钟内,确保有家庭医生按时上门服务。现在,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这种模式最受老年人欢迎。
最后,坚持让高标准的医疗机构下沉到基层,在社区创办“医护康养站”。可以在社区设立老年人病床,方便老年人就医;或登门为老年患者送医、送药;也可开办家庭病床,为失能老年人搞好医护服务,做到老年人看病不出社区。